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人物访谈 > 正文

专访中外著名无人机打造者 倾听无人机创业梦想

2015-11-15 17:19 性质:转载 来源:外滩画报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亿航熊逸放:我在做全世界最酷的事

  熊逸放一年前还是默默无闻的“待业青年”,他和两个志同道合者打造的 Ghost 无人机,最大特点是“傻瓜”模式:任何人只要下载 Ghost-app,都能用手机轻松操作无人机,和拿起来就能拍的傻瓜相机一样。

  见到熊逸放的时候,他刚从硅谷回来,时差还没倒好,不停地打哈欠。这种“世界飞人”模式对刚满 26 岁的熊逸放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不同于去年只身去美国的经历,这一次他是和投资人徐小平一起,去北美招兵买马。

  “我们现在有全球排名第一的罗德岛设计学院的高材生做设计,他是 2014 年 Red Dot 红点奖最高级别 Best of Best 的获得者!”说起此行的收获,熊逸放不无得意——这家起源于广州,已在北京和硅谷设点的创业公司,仅一年不到就发展成无人机行业的翘楚。团队不仅去斯坦福、伯克利等高校招聘,还从 Google 和 Facebook 挖角工程师。

  现在,满硅谷都知道有这么一家中国新创公司,它的 Ghost 四轴无人飞行器可以通过手机 APP 操控,实现悬停、前进、后退、升空和降落。

  亿航去年 4 月获得来自乐博资本杨宁的第一笔天使投资,5 月第一款 Ghost 发布,加上去年底获得 GGV 资本的 1000 万美元A轮融资,6 个月内估值增加了 25 倍,让亿航成为媒体笔下“中国硬件市场上成长最快的公司”。

  熊逸放很感慨:一年前,自己还是个默默无闻,正在四下寻找创业项目的“待业青年”。“我是个很幸运的人。”向《外滩画报》记者回忆往事时,熊逸放不禁笑出声。2013 年 5 月从杜克大学毕业后,他几乎跑遍中国主要城市,看了几十个智能硬件项目,寻找商机。去年此时,他正在上海参观成人用品展。要不是当年“邂逅”胡华智,现在的人生或许就是另一番光景。

  

  图:熊逸放和亿航打造的 Ghost 无人机。

  “铁三角”联盟

  2014 年 3 月的某一天,熊逸放坐在一家咖啡厅门前和朋友谈论创业话题时,忽然被一架无人机所吸引。循声望去,操控者正是在这一行摸爬滚打好多年、此时正用手机给投资人作演示的胡华智。“他在无人机业内,可不是一般的人物。”熊逸放语气中带着几分敬佩。

  胡华智是个“骨灰级”航模爱好者,从小就在工程师父亲的培养下摆弄电子元件:初二拿到高级程序员证书;不满 16 岁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而且边上学边开始创业之路,从一个想法到形成产品和销售,都由他一个人完成。

  “胡华智还喜欢收藏航空模型,甚至和朋友创建了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馆。”熊逸放介绍说,这一爱好还促使胡华智去学飞行,最终考出飞行驾照。

  2005 年,胡华智创立了北京亿航科技创世公司。2008 年,他的B端应急指挥调度系统被北京奥运会采用。

  天使投资人徐小平也说,胡华智是一个二十年来该领域罕见的科技天才,极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颠覆者。

  与熊逸放巧遇那天,胡华智摆弄的就是 Ghost 无人机的样机。那时它的稳定性还不完美,但仍然吸引了熊逸放的注意力。

  两个有着共同梦想的年轻人无需太多言语,就能读懂彼此的想法。胡华智邀请熊逸放一起南下去广州创业。“其实,让我从心里敬佩胡华智的不仅是我一开始知道的关于他的故事,更有以后我们的另一位合伙人杨镇荃给我讲的他们在一起的往事。”熊逸放告诉记者。

  原来,亿航另一位创始人杨镇荃早已和胡华智相识,见证他从一次次失败中站起来,最后解决无人机悬停难题的全过程。

  “那个时候,胡华智除了捣鼓他的无人机以外,已经忘记这个世上还有其他事情。他经常不吃不睡不出门,也不接电话。桌上放一大壶水,你给他倒上他才拿起来喝。哪怕有人走到他身边,也不会打扰到他。”杨镇荃这样形容胡华智对无人机的痴狂。公司里所有无人机以外的事情,胡华智都让哥们杨镇荃去打理。Ghost 的诞生,正是胡华智这段着魔时期的成果。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