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发展史里,50mm 毫无疑问是最经典的焦段之一,“现代新闻摄影之父”布列松就是这个焦段的忠实拥趸,因此有人说“新手从 50mm 开始,大师以 50mm 结束”。
布列松作品
为此,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御”Mavic 2 变焦版,从 24mm 到 48mm,2 倍光学变焦为你提供更丰富的取景角度,让你在航拍世界里也能用更接近大师的视角记录下最真实的杰作。
“御” Mavic 2 精彩体验 - 光学变焦,灵活多变
相比 24mm,48mm 有什么独特之处?
用广角镜头拍摄时,近大远小的画面观感会比平常更加强烈。对比广角镜头,当我们用 48mm等效焦距拍摄时,画面中前景和背景的距离感就显得缩短了,这种画面变化所产生的感受我们称之为空间压缩感,相比 24mm 等效焦距,48mm等效焦距拍摄所产生的空间压缩感则更强烈。
空间压缩感有什么用?
空间压缩感能够有效、明显地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其产生不同的效果。画面中前后景物之间的视觉距离感观上拉近了,仿佛触手可及,很容易让人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用 48mm等效焦距拍摄动物或者人物,会比 24mm等效焦距更注重“主体”,镜头里容纳的环境内容少了,能有效地突出主体细节,拉近与被摄物的感情距离,画面更容易感染观众。
此外,压缩透视感后,可通过远近距离感的消失,来强调被摄主体的图案美、线条美等,让被摄主体呈现出迥异的姿态。
选自 UP!Studio 作品《THE SHAPE》
如何营造航拍中的空间压缩感?
除了使用 48mm等效焦距拍摄静态图片,你还可以通过“御” 2 变焦版的滑动变焦功能呈现动态画面中的空间压缩感。
滑动变焦镜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DollyZoom”,这种拍摄手法最早出现在 1958 年希区柯克的电影《迷魂记》里,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也经常使用这个技巧。
选自希区柯克电影《迷魂记》
这种拍摄手法其实是运用变焦镜头,在拍摄主体时变焦,同时改变和主体之间的距离,以保持主体在画面中的大小不变,从而改变背景和空间透视感,达到渲染某种情绪,或强调人物所处环境的目的。
选自斯皮尔伯格电影《大白鲨》
在“御” 2 变焦版出现以前,我们往往是通过后期裁切和拉伸镜头实现航拍画面中的滑动变焦效果,对后期能力有一定要求,而且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实现。
选自 UP!Studio 作品《THE SHAPE》
现在,使用“御” 2 变焦版一键拍摄功能中的“滑动变焦”模式,真·光学变焦可以使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自动调节焦距,为你的影片营造强烈而迷离的神秘氛围。手动飞行时,也可以配置合适的变焦速度,将变焦与飞行结合,尽情发挥你的创意。
空间压缩感适合应用于什么场景?
在拍摄山峰时,可以通过滑动变焦的方法,把山体跟近处的树木“压缩”,产生一种山和树林在同一平面上的视觉效果。
在拍摄人物或动物时,利用 24mm-48mm等效焦距变化,可以把背景拉近主体,减少空间感,让关注点更多聚焦在被摄主体上。
在拍摄抽象画面或者是较为显著的纹理时,焦段的变化效果可以让纹理类型的照片形式感更强烈。
当你认为你需要增强航拍画面里前景和背景之间的联系的时候,当你需要突出航拍画面主体的时候,都可以尝试使用“御” 2 变焦版的 48mm 等效焦距和“滑动变焦”功能,为你的作品找到最佳的拍摄角度。
2025-04-30 11:19
2025-04-30 11:18
2025-04-29 14:05
2025-04-29 13:46
2025-04-29 13:44
2025-04-28 13:44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