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人物访谈 > 正文

无人机不应被“航拍”束缚 应用造就未来智能

2015-11-10 16:30 性质:转载 来源:环球网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Turnkey:共筑未来

  除了应用端需要更多参与者之外,未来无人机的硬件端也会发生巨大变化,而完成这种形态上突破的,竟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

  “无人机的飞控、相机、视频传输、跟踪识别、稳像、连接互联网,所有的一切都将被智能手机芯片组主宰,再辅以适配好的TOF测距传感器、机械伺服云台,即成为完整的低成本无人机系统解决方案。”杨建军表示。

  “当产业内的解决方案开始依托手机芯片组来实现无人机的主控平台、相机、传输、机器视觉时,成本将再次大幅度削减,甚至仅有数百元。而对于那些仍然在底层技术上投入资金和时间的厂商来说,无论从技术成熟度还是成本,都不具备竞争优势。而面对这种竞争格局时,如果继续在底层技术上耗费成本,只会烧掉无谓的资金、错失市场发展最佳的机遇,其竞争力更无从谈起。”

  零度智控近期推出的“+无人机”计划,意在拉平底层的基础技术,使无人机这项拥有广阔前景的技术在更多领域得以普及。

  杨建军认为,“+无人机”计划,意味着零度智控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所有看好无人机行业的芯片厂商,为全行业提供最完整的基础技术,向具备强大产品能力或后端应用能力的厂商提供无人机的交钥匙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快速进入这个潜力无限的行业去发挥后端应用优势,“它们才是未来用无人机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力量。”

  得益于底层技术的解决,更多厂商可以将研发精力、资金和时间集中投入到探索无人机应用场景中去,而不用再担心无人机能否飞起来、飞得稳,这将重塑无人机的业态,使无人机“智能”得以更好体现。

  可以预见的未来,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成熟底层解决方案推向市场后,将会有一大批具备产品能力、在软件方面具备实力的厂商加入到无人机行列中。届时,人们对于无人机的无限遐想才真正有机会成为实现,而无人机也不仅仅只是一架能在室内悬停的航拍器。

123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