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从工业到智能
无人机协助警察破案、帮助某餐馆运送新鲜蔬菜等新闻屡见报端,除了新奇、好玩之外,也表达了人们对于无人机所寄予的更多期待。近日火爆一时的lily无人机也向人们展示了一群追梦青年的“无人机”(尽管主创人员并不喜欢这个称谓)梦想。
自2014年起,无人机产业以狂飙突进的态势发展,媒体也将许多溢美之词赋予了无人机,诸如“会飞的机器人”、“会飞的智能硬件”等等。
但杨建军对现有无人机的“智能”却并不满意:“仅仅会飞和悬停,这样的无人机太傻了,这些只具备工业特性的产品,还只是无人机的初级阶段,根本谈不上’智能’。”
与这种观点相吻合的是,人们正在尝试无人机航拍以外的用途。人们对于“智能”有着无限的想象,甚至希望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一样,具备人工智能的飞行器可以穿梭在我们身边,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现在的无人机产品,无论是几百元的遥控玩具,还是数万元的“高端”无人机,都还只是能自主悬停的飞行器,与“智能硬件”、“智能空中机器人”的称号还相去甚远。
尽管人们并不满意无人机应用只停留在“航拍”的层次,但囿于目前的产品形态,消费级无人机“智能”的表现还很难让人满意。
杨建军认为:“无人机真正的‘智能’在于应用端,这也是亟需被大力投入开发的环节,但由于某些底层技术的垄断,导致许多有实力的企业无暇顾及后端应用。”
从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来看,如果仅靠个别厂商的垄断,智能手机很难大规模普及,也不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
10年前,一部简陋的彩屏手机已经令许多人艳羡不已,而现在,小米note却以非常亲民的价格让更多人体验到了手机“智能化”带给人们的乐趣——这一切得益于智能手机开放的技术方案。
人们同样有理由相信,如果无人机产业也能以开放的姿态来容纳更多在应用和产品端具有传统优势的企业,无人机也会很快进入人们的生活。
试想一下,通过众多企业在无人机应用端的不断探索,今后的消费级无人机将从自主跟踪、人脸和手势识别、深度学习开始,逐步具备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那时无人机将不再是冷冰冰、毫无感情的工业产品,被称为“空中家用机器人”的智能化无人机走进人们的生活,则标志着无人机进入真正的“智能”时代。
2023-04-27 17:47
2023-04-27 17:36
2023-04-27 17:10
2021-10-11 17:00
2021-06-23 09:26
2021-06-22 09:11
2021-06-17 13:59
2021-06-16 15:32
2021-06-12 09:14
2021-05-14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