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人物访谈 > 正文

无人机编队为何飞不过天安门 专家:有碰撞危险

2015-11-11 15:04 性质:转载 来源:环球时报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无人机编队有实战价值吗

  对于让无人机编队飞行接受检阅的问题,有网友认为是“花架子”,毫无意义。但实际上,无人机编队飞行具有很强的实战意义,是无人机大型化、智能化后的重点发展方向。

  理论上讲,有人驾驶飞机编队带来的优势同样适合无人机编队。例如, 编队飞行可以扩大侦察和搜索范围,通过调整相机的安装角度,编队飞行可以实现对目标的全方位立体拍照,提高信息逼真度。编队飞行可以提高无人机的整体突防和作战效率。多架飞机采用一定的编队飞行,在执行任务时的成功率和抗突发事件能力较高。多架无人攻击机编队飞行还可提高命中率。对战斗机而言,多架飞机编队飞行可以同时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目标进行全方位攻击,扩大攻击范围,提高杀伤力和命中率,可以同时对多个敌方目标实施攻击,扰乱敌防空体系,提高战斗的时效性,无人攻击机亦然。此外,密集编队飞行可提高飞行效率,降低油耗。专家认为,无人机密集编队技术的一个重要现实意义在于,为无人机空中加油技术奠定基础,这对大型、长航时无人机尤为重要。

  不过专家认为,由于众多因素导致在相当长时间内,无人机编队技术的需求并不迫切。而近几年随着无人机大型化、喷气化,同时运用领域增多,才让无人机编队技术的研究逐渐热门起来。

中国无人机编队技术不落后

  专家介绍,通过近些年的研究验证,各国也都在无人机编队技术上实现了一些突破。例如,2012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完成了两架改进型“全球鹰”无人机的近距编队飞行测试工作,以验证该型无人机的空中自主互助加油技术。2014年,法国达索公司公布的视频表明,一架“神经元”无人机成功实现与有人驾驶的“阵风”战斗机和一架公务机编队飞行。

  中国在无人机编队技术方面并不落后。西北工业大学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都进行过相关的研究和试验。其实验表明,能够确保无人机在30米内的密集编队飞行。2014年11月举行的首届军事训练器材和先进技术展上展出的一种无人直升机,能够实现三机编队飞行。在编队飞行中,各无人直升机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即使在受到外界干扰时,也可以利用飞行控制技术精确操纵无人直升机编队飞行或实现队形自由变换。今年年初,央视曾报道称,“翼龙”无人机实现了首次编队飞行。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