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和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在北京共同举办第二届中国卫星全球服务国际合作商洽会,本次会议汇聚中外一线航天专家,专家们从海、陆、空、天多维度解读了中国将如何打造“天基丝绸之路”。
打造天基实时“黑匣子”
中国打造“一带一路”必然会有大量人员走出去,这就对民航客机等交通工具的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马航MH370失联事件之后,使用卫星技术实时定位民航客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柴勇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航机载卫星通信主要包括两大块,一块是驾驶舱(前舱)通信,一块是客舱(后舱)通信,中国早在2012年就开始关注卫星技术对于民航安全的作用,并组织业内专家编写相关应用的指导意见。北斗系统也将考虑加装在民航飞机上,实现定位、导航,短信息传输等功能,提升我国民航信息化和安全飞行管理水平。
据柴勇介绍,目前飞机上的“黑匣子”都是事后诸葛亮,中国希望利用天基卫星综合系统打造实时的“黑匣子”,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空中、海上和陆地,实现全航程、全时域和全覆盖。而想要实现飞机与卫星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要在飞机上加装发射、接收、应答、存储等相关设备。目前各家航空公司都已开始计划对部分飞机进行改装,规模化加装可能要到2016年和2017年。据介绍,机载卫星通信的进展,特别是前舱系统的进一步普及,目前受制于技术选型问题,所以航空公司只好选取进口的海事卫星、铱星等服务。
柴勇说,目前后舱加装信息化系统已经开始实现。东航、南航、国航各有数架飞机已经加装后舱通信设备,还有一些航空公司也正在计划加装。按照民航总局提供的数字,2014年中国有3.9亿人次乘坐飞机,而到了飞机上,网络、通信就全部中断,一旦接入后舱卫星通信服务之后,人们可以实现网络接入,满足乘机过程中通信与娱乐的需求。为了保障飞行安全,前舱和后舱两个系统要求实现物理隔绝。
2023-04-27 17:47
2023-04-27 17:36
2023-04-27 17:10
2021-10-11 17:00
2021-06-23 09:26
2021-06-22 09:11
2021-06-17 13:59
2021-06-16 15:32
2021-06-12 09:14
2021-05-14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