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无人机监管无人机,复旦学生团队开发“天弩”系统

2020-11-27 09:53 性质:转载 作者:复旦大学 来源:复旦大学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超视距,低成本,多用途,“空中卫士”上线

“我们的优势在于可超视距、成本低,用途广。”团队负责人之一、航空航天系2018级博士研究生王亮介绍道。

在他看来,传统无人机监管手段成本高、管控范围有限。无论是追查操控人员的监测溯源,还是使用武器直接摧毁,或者是人工信号干扰枪,应用范围都十分有限,且成本高昂,“比如最为常见的多频段干扰枪,不仅需要人工观瞄,还会带来干扰正常通讯等问题”。此外,倘若遇到超视距、空飘物、雷达无法探测的目标,这三种手段都无法实现有效管控。

而相较于这些传统的监管手段,“天弩”系统使用无人机监管无人机,实现了自动目标识别、跟踪定位、自主打击三位一体。这极大地降低了监管难度与成本。同时,小型无人机随时起降的特性,也有助于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扩大泛用性。

室内静态打靶测试

室外动态打靶测试

避障测试

“‘天弩’系统1.0版本凸显了低成本和应用范围广的优势。”王亮介绍,该版本无人机已经可以预设路线自主飞行,自主识别跟踪目标,并进行有效打击,可以弥补传统监管手段的不足。

如今,“天弩”系统2.0版本已经诞生。相较于1.0版本,新版加入了多目标识别与跟踪、夜间工作模式、抗干扰等更加先进的功能。不仅如此,新版本的升级还在于初步实现了多平台协同组网。每一台无人机既是任务的执行者,又是信息的传递者。它们不仅可以各自执行好预设的任务模式,也可将图像、态势等信息,通过数据链、中继等形式,进行共享,传递给固定地面站、移动地面站。这意味着仅需少量工作人员,即可对大范围区域有效管控,“这进一步提高了空域监管效率和多任务能力”。

这其中,无人机的续航成为了关键。为了突破多旋翼无人机续航、执行任务范围的限制,团队又提出了“Helicarrier”概念。“就好像携带战斗机的航空母舰。” 团队成员、航空航天系2020级博士研究生李涵打了个比方,技术的核心在于大型飞行平台携带多架小型任务无人机,在空中自主起降协同组网。在他看来,这将进一步拓展无人机执行多元化任务的能力,“我们最初的灵感,就是设计可执行多任务的空中无人机监管系统”。

将所学化作实践,

每个人都是主角

这个灵感来自于2018年9月的一堂课上,艾剑良在向同学们介绍了当前无人机、空飘物监管的严峻现实后,提了一个问题:“能否设计一种无人机监管系统,弥补当前手段的不足?”

这启发了团队同学,他们决定运用自己的所学,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设计一套集自主识别、跟踪、打击于一体的空中反无人机系统

经过反复周密的验证,2018年10月,“天弩”空中反无人机项目正式启动。

项目的进展并非一帆风顺。团队发现,从理念构想的提出,到系统架构的设计,再到实物样机的制作和调试,处处是细节,都需要推敲。“有压力,夜深人静时经常焦虑。”邢振林坦言。作为航空航天系2018级博士研究生,他主要负责系统架构设计。他介绍,数据链如何设计?算法效率如何提高?精度如何保证?问题一个接一个涌现,团队同学不得不反复修改设计方案,“有时连续几天只在纠结几行代码”。

最大的困难在于从理论到工程实践的转换:2019年5月,历时半年的技术积累后,1.0版本样机制作完成,进入外场测试环节。然而,各类问题在测试初期接踵而至:图传延迟过大、各种天线信号线互相干扰、目标跟踪丢失……

团队不得不频繁往返于测试场与实验室之间。为了满足飞行需要,他们把测试场地从虹口区科技体育中心测试场转到了松江区玄风航空飞行营地。为此,他们需要早晨八点出发,外出测试,晚上八点回到学校,修改程序。“来回路上就需要3个小时。”团队始终保持着一种默契:“我们必须分秒必争!”

“半天一瓶驱蚊花露水。”团队成员、航空航天系2020级博士研究生张立回忆道。野外测试时正值夏季,飞行营地地处偏僻,高温酷暑与蚊虫叮咬成了一道难关。他们不得不用长衣长裤把浑身上下包得严严实实,只露出眼睛和鼻子。“即使如此,晒伤仍然是家常便饭,整片皮肤都火辣辣地疼。”张立笑道,“还有蚂蚁,一不留神就会从衣服里爬进去” 。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