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中国无人机领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其中工业无人机相关企业超过3.2万家,较2020年增长240%,中国工业无人机占据全球76%的市场份额(IDC 2025报告),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物流运输等细分领域占比均超80%,工业无人机注册用户达450万家(含企业、政府机构及科研院所),其中农业用户占比45%,能源巡检用户占28%,物流运输用户增长最快,年复合增长率达58%。
作为全球最大的无人机市场,无人机技术如何改善我们的生活?中国又如何以持续创新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变革?以下是中国参与全球科技变革的路径:
技术标准输出
主导制定无人机交通管理(UTM)国际标准,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提出的"无人机身份认证协议"被ISO采纳。
响应“一带一路”,发起无人机国际合作联盟,推广北斗导航+5G的无人机管控系统。
产业链协同创新
在数智时代的浪潮中,人们正将多种新型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拓展出5G向智慧海洋、智慧林业、智慧物流等实际应用场景的开发。
智慧海洋:无人机推动港区建设和安全巡检,对当地海洋与渔业资源发展利用,立足高效运作、安全、合法和可持续发展的低空经济生态体系。赋能港区运行,支撑规划、管理、养殖、船坞、风机、环保、应急等多部门不同业务场景,提升管理监测水平。
智慧林业:根据中国林业和草原局及行业公开数据,截至2025年3月,无人机森林巡检的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40%-45%(具体比例因统计口径和森林面积基数差异而不同)。巡检时间从5小时缩短至15分钟,无人机自主巡检系统节省人力成本超60%。
智慧物流:空中走廊---无人机配送时效提升60%,去年5月福建省首个医疗专用无人机在鼓浪屿完成送药送检首飞任务,今年年初又升级大载重医疗无人机在厦门岛与鼓浪屿之间往返常态化运营。
生态模式创新
打造"无人机+数据"服务平台,接入AI系统可分析数据并提供精准方案。
构建低空经济生态圈,结合当地环境和消费者需求,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VTOL载人交通出行,景区空中旅游等一体化运营。
中国工业无人机产业已形成"需求牵引技术迭代→应用场景催生新标准→生态构建反哺创新"的螺旋上升模式:
(1)政策驱动:民航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为产业规范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资本赋能:工业无人机领域融资额五年翻三番,红杉、高瓴等机构重点布局智能飞控与数据服务赛道。
(3)储备:全国开设无人机相关专业的院校超200所,年均培养技术人才3万人,支撑前沿技术研发。
这种"技术-场景-生态"三位一体的创新范式,正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规则制定者"转变,在数字天空领域构建新型竞争优势。
天源欧瑞成立于2016年4月,拥有超过23年的飞行器设计制造经验,专注于低空经济工业无人机,在无人机整机、系统开发、航空复合材料方面技术领先。新时代发展的浪潮里,我司积极参与低空经济发展,赋能无人机企业,与合作伙伴一起以开放共赢的姿态,共同探索低空经济的无限可能,齐心开创互利共赢的美好新局!
厦门天源欧瑞科技有限公司拥有超过13年的飞机设计经验,是一家致力于工业级无人机载体及配套系统的设计,制造和销售的高科技公司,聚集了一批无人机领域的优秀人才,组成了专业的研发和运营团队。公司可以提供玻纤、碳纤固定翼和多旋翼无人机,产品已销往国内和欧美市场。目前,公司的主攻方向是测绘行业的应用类无人机,并开发了多款针对测绘行业的固定翼和多旋翼无人机。
2025-04-29 14:05
2025-04-29 13:46
2025-04-29 13:44
2025-04-28 13:44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
2025-04-24 10:27
2025-04-23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