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像拍摄到活动宣传,从气象监测到灾后搜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无人机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增添了色彩。然而,一些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未获许可而进行飞行的无人机,会对公共秩序造成干扰,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如何对这些飞行器进行监管,成为一道难题。“天弩”空中反无人机系统(以下简称“天弩”系统),是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天弩团队为此打造的一支“利箭”。
11月22日,在 “飞鲨杯”第六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中,团队最新开发的分系统——“Helicarrier”多旋翼空中自主对接起降系统,获得全场最佳实物演示奖和常规赛道二等奖。大赛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国际宇航联合会、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空学会联合主办。
天弩团队由复旦学子组成,他们的导师是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航空航天系教授、飞行器设计研究所所长艾剑良。在其悉心指导下,团队自2018年10月起开始研发“天弩”系统,目前已成功推出2.0版本。
“系统的理念是用无人机监管无人机。”项目“总师”艾剑良介绍,该系统集自动识别、跟踪、打击功能于一体,具有可超视距、低成本、适用范围广的优势。这将与成本高、管控范围小的传统监管手段形成互补,更加高效地排除安全隐患,维护公共安全。
▲
天弩团队
第一排(从左到右):刘云霄(2020级博),张立(2020级博),艾剑良(教授),王亮(2018级博),龚帮民(2019级硕);第二排(从左到右):李涵(2020级博),邢振林(2018级博)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
2025-04-24 10:27
2025-04-23 10:17
2025-04-22 13:08
2025-04-22 13:07
2025-04-21 11:03
2025-04-21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