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这位令中国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亲自打伞的少将,正是中国电磁弹射器的发明人马伟明。时至今日,中国电磁弹射器不仅已接近完成,而且与其搭配的超强无人机也将令中国航母对美国航母实现弯道超车。
大家还记得头图这张照片么?这位令中国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亲自打伞的少将,正是中国电磁弹射器的发明人马伟明。在这张图片曝光后不久的11月9日,歼15舰载战机首次进行了电磁她那和,而在上周五,卫星图片显示1架无人机惊现辽宁兴城的中国航母舰载机训练基地的弹射器旁。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电磁弹射器已接近完成,而与其搭配的超强无人机也将令中国航母对美国航母实现弯道超车。
尽管图片中无人机的轮廓相当模糊(红圈处-①),但在中国现有的无人机中,有条件满足海上部署环境与弹射起飞需要的,只有“云影”无人机(②)。
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展出了多款翼展16米,机长9米的无人机,其中包括“翼龙1”、“翼龙2”、“彩虹5”以及“云影”无人机。尽管图片中无人机的轮廓相当模糊,但既然站在弹射器旁,那它的身份只能是“云影”无人机。众所周知,无论是“翼龙”还是“彩虹”系列无人机,它们都是传统意义的查打一体无人机。这类无人机为追求大航程、高载荷,机体、机翼多采用复合材料,整体强度很难满足航母弹射时的瞬间的超强拉力。另外,这类查打一体无人机为方便进行翼下挂载,起落架高度较大,且起落架结构相当纤细,未来很难适应航母上的强烈纵横摇晃与强风环境,进行舰载弹射改装也很困难。
相比目前尚未列装的“云影”无人机,外形类似的美军“复仇者”无人机已经预示了这类无人机的未来。在未来的航母舰载机中,这类无人机将充当无人炸弹卡车的角色。
相比之下,尽管从珠海航展上展出的“云影”无人机的实物来看,其起落架结构同样纤细,但其高度却低得多,同时其较大的机头结构,也更能容纳强化后的起落架结构。与美国的“复仇者”无人机相似,“云影”无人机采用了大量全新设计,除动力装置由活塞发动机转换为小直径涡喷11C发动机外,机体结构也获得了很大加强,翼身融合结构也相当有益于机体结构的进一步强化,以及机内设备的升级安装。更为重要的是,“云影”机翼末端与机身的融合结构,令该部位具有较大的结构轻度,有条件像“复仇者”无人机那样,为满足舰载机搭载要求而装备折叠式外段机翼。
尽管“复仇者”在几乎所有技术指标上均压“云影”一头,但美国海军的发展重心却是X47B这类并不现实、实惠的“无人战斗机”。
尽管美国的“复仇者”无人机在全部数据上均压“云影”一头(“复仇者”翼展20.12米、机长12.5米、最大起飞重量8.255吨),但“云影”却能使中国在无人舰载机方面超越美国。按照美国海军的规划,类似X47B的无人战机才是美国无人舰载机的主要发展方向。即使在X47B被证明技术瓶颈丛生、运营成本高昂后,美国海军仍着力在X47B基础上研发“空中无人加油平台”,而“复仇者”无人机却尚未进行任何航母起降实验。相比之下,中国立足“云影”实现无人机上舰,不仅容易达成,现实意义也将更加明显。而在这背后,还隐藏着一项重大技术突破,那就是中国电磁弹射器已接近完成。
尽管X47B已在美军现役航母上以蒸汽弹射器成功起飞(①),但这将意味着航母上至少有1台弹射器只能弹射无人机而无法再弹射有人战机。相比之下,“福特”级航母装备的电磁弹射器(②)是实战部署舰载无人机的基础性装备。
众所周知,相比传统蒸汽弹射器,电磁弹射器除了具备有容积小、对舰上辅助系统要求低、效率高、重量轻、运行和维护费用低廉等优势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弹射力度可调,而这正是发展舰载无人战机的基础。以X47B为例,其空重6.3吨,最大起飞重量20.2吨。相比之下,美国海军现役的F/A-18E舰载机空重13.9吨,最大起飞重量29.9吨。面对差距如此巨大的弹射重量,当X47B于2013年5月14日与17日在“布什”号航母上首次进行起飞实验之前,该航母不得不重返船厂对其4台C-13-1型弹射器中的1台进行了大幅调整,以便弹射轻得多的X47B,这对强调系统通用的航母而言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按照美军的说法,“福特”级航母的电磁弹射器的弹射重量为7吨至35吨,而最大、最小弹射力量间的切换仅需5分钟。
而在装备电磁弹射器的“福特”级航母上则完全不同,其只要通过简单调整单次弹射中的输出电量,即可方便调整弹射力度。按照美国海军的说法,“福特”级装备的电磁弹射器,最大能弹射起飞重量35吨的舰载机,最小则能弹射起飞重量7吨的无人机,这恰好是“复仇者”无人机的常规作战起飞重量。更为难得的是,最大、最小弹射力量间的切换,仅需5分钟。这使得“福特”级相比“尼米兹”级,在舰载机数量增加10%、舰载机种类更加多样,但弹射器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天起飞架次由后者120架次增加至160架次,单日高峰出动架次由后者的220至240架次,增加至270架次。
即使中国未来航母在保留滑跃的情况下,只配备2台电磁弹射器(①),其舰载机起飞数量、速度也将至少超过法国“戴高乐”号航母(②),如果采用平直甲板并装备4台电磁弹射器(③),则将成为令美国海军都胆寒的强大战舰。
因此,如果无人机出现在中国的陆上弹射器旁的话,那么这款弹射器很可能就是国产电磁弹射器。结合11月9日歼15舰载机进行了首次电磁弹射器来看,如果此时中国电磁弹射器已通过弹射无人机实现了最小重量弹射实验,则预示中国电磁弹射器的整体研发已接近完成。中国航母即便按照最保守的发展模式,即001A之后的国产航母像“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那样兼具滑跃与弹射器,如果其装备的是电磁弹射(2台),则其舰载机起飞数量、速度将至少超过装备2台蒸汽弹射器的法国“戴高乐”号航母。如果是以平直甲板装备4台电磁弹射器,即使吨位仍为6万吨,其也将成为令美国海军胆寒的强大战舰。
尽管“云影”上舰难以对航母传统的海空一体化战力产生明显助益,其自身也与一般意义的“无人战斗机”相差甚远。但“云影”与电磁弹射器结合却意味着中国在航母发展理念上对美国海军的超越,同时这也是后冷战思维对冷战思维的超越,是冷静务实对好高骛远的超越。
2023-08-15 11:23
2021-10-27 13:08
2021-09-28 09:51
2021-09-18 17:32
2021-08-31 09:07
2021-08-31 08:50
2021-08-31 08:46
2021-08-26 08:45
2021-08-26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