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钟内,联合飞机20架无人机从巫山果园一键起飞,在空中编队飞行,将新鲜采摘的“巫山脆李”直送机场,随后搭乘民航物流飞往全国。此次“脆李出山”的创新模式在全国备受关注,然而这只是联合飞机在西部低空经济领域众多创新实践的一个缩影。
近日,在首届西部低空经济博览会上,联合飞机的实践案例荣获新华社/新华网颁发的重量级奖项——“低空经济十大创新案例”,并作为无人机行业代表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介绍联合飞机无人机产品和低空应用案例。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在森林火场,联合飞机的TD550无人直升机挂载灭火弹精准扑救,展现了其在应急救援中的高效性和精准性;在雪域高原,TD550将100多公斤物资跨越送达,体现了其在复杂地形下的强大运输能力;在田间地头,Q100农业无人机为每一棵果树喷洒农药,彰显了其在农业领域的精细化作业能力。联合飞机凭借覆盖全场景的无人机产品矩阵以及深度适配西部复杂地形的创新方案,正以“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的空中天路,突破地形阻隔,成为推动西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核心引擎。
01
破局西部:全场景产品矩阵
构筑低空基石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推进,西部地区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复杂的地形、不便的交通以及开发难度大等问题,也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联合飞机作为低空经济的先行者和领军企业,凭借其全场景覆盖的无人机产品矩阵和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为低空经济落地提供硬核支撑。
1.突破地形限制,实现全场景飞行作业
TD550和T1400无人直升机,宛如高原上的雄鹰,采用活塞发动机,系统动力强劲,使其在海拔 6500 米的高原上也能畅行无阻。飞控、导航等关键系统采用冗余设计,搭配自主研发的高精度 HeliAP 自主飞控系统,以及惯性和卫星组合导航,充分保障了无人直升机在高原、山区等复杂地形地貌环境中的飞行可靠性。
共轴双旋翼和纵列双旋翼的操纵系统与碳纤维复材的运用,极大提高了无人直升机的重量效率、机动性和悬停稳定性,非常适合物资运输作业;起降抗风6级,空中抗风可达8级,即使在风力不定的高山峡谷中,依旧能稳定飞行,展现出强大的环境适应性;无论是湿热、雨水、沙尘还是低气压等恶劣环境,都能全地形全天候作业,为西部地区的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2.核心产品矩阵,覆盖全场景应用
联合飞机的产品矩阵如同一个多面手,覆盖了应急、消防、农林植保、低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低空巡检等多个领域,为西部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其中,“物流三剑客”Q20/Q100/T1400构建的低空无人运输网络,覆盖末端运输、支线运输、应急运输和特殊场景运输等场景,解决了传统地面运输难题。通过精准投放系统可实现高效物资运输与救援。空中航线“点对点”直达,无人机作业不仅提升了物流运输效率,拓展了运输覆盖范围,更进一步提升了航空应急能力,完善了城乡物流运输体系。
在田间地头,“农业三剑客”Q20/Q100/T1400在播种、植保、撒肥、撒饲料、山地运输等方面都样样精通,实现精准、高效、省时省力的田间管理,让农户生产管护更精准高效。
而联合飞机「应急全能王」TD550在应急通信、消防灭火、物资运投等领域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无论是冬季冰雪封山导致的道路中断,还是夏季暴雨引发山洪切断通信,应急通信型TD550 都能在 “断路、断水、断电”(三断)环境下,搭载卫星通信载荷后快速升空,构建空中通信中继节点,实现5公里范围内的通信覆盖,支持 1200 部终端同时接入,保障应急指令与现场数据实时传输,成为应急救援中的“通信卫士”。
救援运投型TD550通过高稳定性飞行控制技术以及视觉定位功能,200 公斤标准货舱可装载模块化物资箱,快速完成物资投送任务。
消防灭火型TD550有多种灭火方式,载液式灭火构型可挂载 200L 水基灭火剂箱,搭配高压雾化喷头,用于森林灭火作业;也可挂载3-4枚50kg/枚灭火弹,定高爆破灭火;而面对城市超高层建筑体,可利用系留水带灭火方式,从起降平台上在5-8min内快速升空,破解130米以上高空灭火作业难题。
采用重油发动机的TD550,抗风能力可达8 级,在寒区、高原等复杂环境依旧稳定作业,通过快速载荷切换,实现从通信中继到物资投送再到灭火作业的全流程任务转换,展现了联合飞机产品矩阵的强大实力和灵活性。
02
解锁西部低空“全景图”:
因地制宜,创新典范
联合飞机凭借强大的产品矩阵和技术实力,深刻洞察并精准匹配西部地区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与发展需求,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低空应用标杆案例,为西部地区低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描绘出了一幅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景图”。
1.因地制宜,打造场景应用标杆
西部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应急救援任务艰巨。联合飞机的应急无人机系统已在广西、宁夏、四川、青海等地参与多项比测演练,完成任务交付并部署服务保障。特别是2024年“格美”超强台风登陆的关键时期,联合飞机在多个省份部署救援力量,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培训和维修服务,确保紧急时刻飞行团队能第一时间提供救援保障。
在四川“通信使命 - 2024”国家应急通信抗震救灾演练现场,两架TD550模拟了多种复杂场景下的通信保障任务,系统全面地展示了TD550应急通信无人直升机的强大抗干扰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为应急救援提供了坚实的通信保障。
青海和西藏地处高原,地形复杂,气候恶劣,传统的运输和救援方式面临诸多挑战。2025年1月,TD550无人直升机前往西部高海拔地区开展一系列性能升级测试,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高海拔地区、复杂地形下的通信全面覆盖。凭借抗强风旋翼系统和智能飞控系统,TD550无人直升机可抵御高原强风并实现峡谷地带不间断作业。
今年4月,TD550无人直升机在西宁海拔 4000 多米的高原地区,携带通信任务载荷和运输物资,飞越 200 公里,在高原运投和应急救援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高原地区的低空应用打造了新标杆。
在偏远山区,Q20承担起物资运输、医疗救援等任务,解决了当地居民生活物资短缺和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为山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全新改变。
西部还拥有广阔的海岸线,海上巡查和应急救援任务繁重。巡查无人机发挥着重要作用,Q20不仅能够快速发现非法捕捞、走私等行为,为海洋生态保护和海上执法提供了有力支持;凭借10kg载重,多负载的优势,Q20还可以携带紧急救生设备、医疗物资等,快速抵达海上遇险船只或人员附近,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2.创新典范,打造特色应用场景
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峡谷交错分布,传动运输效率低下且在异常天气下交通危险性高。面对这些挑战,联合飞机的农产运输方案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在重庆巫山脆李产区,Q20物流无人机穿梭于果园和狭窄的山谷之间,仅用7min便将采摘后的脆李直接运至巫山机场,运输效率提升17倍,为脆李插上了“翅膀”,确保果实的新鲜度。在柑橘产区,Q100农业无人机还承担起运输重任,解决了山区道路崎岖、运输不便的问题,降低了果农的劳动强度和运输成本,让果农切实感受到联飞无人机科技带来的便利和效益。
针对西部山区或大田区域的农业特征,联合飞机还开发了一系列定制化解决方案。其「农业三剑客」装备植保喷洒系统、播种撒肥设备和运输装置后,轻松跨越地形障碍,打破传统农业机械难以进入的难题,作业高效又精准。未来,无论是新疆和内蒙古的棉花、玉米、向日葵种植区,川渝的竹子、草莓、柑橘的产区,还是云贵的咖啡与茶叶产区,有了“联飞农业三剑客”深入田间地头,通过精准播种、植保、撒肥、转运等作业,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农业解决方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升级。
03
持续深耕,开放共赢,共筑生态
凭借在全国各地积累的丰富低空应用经验,联合飞机成功解锁了低空经济的“全景图”,并获得了高度认可。在近期举办的首届西部低空经济博览会上,联合飞机的实践案例备受关注,荣获新华社/新华网颁发的重量级奖项--“低空经济十大创新案例”。这不仅是对联合飞机技术实力的肯定,更是对联合飞机创新模式、实用价值和社会效益的高度认可,验证了“产品-场景-生态”创新模式的可复制性。
未来,联合飞机将持续投入研发,不断提升产品在更复杂环境、大载荷、长航时、智能作业等方面的能力。铂影T1400作为联合飞机的新一代重载直升机产品,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强大的功能,将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应急、物流、农业等市场和行业带来深刻变革和巨大的价值。
铂影T1400 最大起飞重量1400kg,有效载荷可达650kg(含油),无论是山区、跨海、高原地区,还是应急场景的物资运输,能够轻松应对多样化的需求。同时,T1400长航时优势(≥8h载荷200kg,≥2h载荷500kg)将大幅提升任务执行的效率和覆盖范围。智能化作业能力,可实现更精准的任务执行和更高效的资源利用,为行业树立新标杆。
联合飞机的产品矩阵还将积极挖掘更多领域的应用潜力,探索低空经济的无限可能。随着全球低空经济的爆发,点对点、长距离的空中交通运输将成为未来趋势。镧影R6000作为航空级无人机代表,将引领行业迈向更高标准,无论是载人出行、载物运输还是更复杂的任务需求,R6000都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价值所在。
此外,联合飞机将以大载重无人直升机和倾转旋翼技术研发为重要合作纽带,与产业合作伙伴、科研机构等携手,推动技术交流与创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通过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入低空经济建设,共同打造健康繁荣的低空经济生态。
2025-07-14 11:46
2025-07-14 11:44
2025-07-14 11:34
2025-07-14 11:33
2025-07-14 11:31
2025-07-14 11:29
2025-07-14 11:28
2025-07-12 11:11
2025-07-12 11:11
2025-07-12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