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会后报告】2023第三届航空计量测试与检验检测发展论坛圆满落幕!

2023-12-18 09:34 性质:转载 作者:士研航空 来源:士研航空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嘉宾阵容大会第一天 12月14日精彩分享航空城检测行业未来发展展望张吉晔,副局长,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招商二局极值力学计量技术在航空...

嘉宾阵容

大会第一天  12月14日

精彩分享

航空检测行业未来发展展望

张吉晔,副局长,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招商二局

极值力学计量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

王喜阳,副所长,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力学与工程计量研究所

航空复合材料制件制造准确度的评价方法

唐珊珊,副所长,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射线成像检测缺陷自动识别技术

王俊涛,航空工业特级专家、副总师及检测部部长,航空工业综合所

飞机沉积静电测量传感器研制及部署策略研究

袁亚飞,静电防护领域总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四研究所

航空发动机测试及绿色科技

胡小草,区域销售高级经理,赛峰航空测试台公司

面向典型航空结构的机器视觉损伤检测技术

杨宇(李嘉欣代),健康管理专业一级技术专家,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用于数字驱动决策的数字化连接3D测量

刘甲梁,西部销售负责人,Polyworks Shanghai

民用航空发动机测试计量关键技术

李洪美(吴欣欣代),理化计量部副部长,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测量技术创新,推进航空智能制造

张勇,计量产品业务拓展经理,雷尼绍(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便携式及自动化3D扫描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创新应用

何其彧,中国区战略客户经理,Creaform形创

系列光学测量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陈军,副总经理,新拓三维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民用飞机测试技术应用及要求

齐晓燕,试验验证中心先进测控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大会第二天  12月15日

精彩分享

复杂形面航空复合材料大部件超声检测技术及装备

周正干,长聘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

相对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黄圣斌,总经理,上海麦睿菱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飞机结构疲劳单机跟踪分析方法研究

张彦军,疲劳研究室主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民机伺服作动系统动刚度测试

董林渊,主任设计师、研究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基于机器视觉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检测技术与应用

胡成海,精密测量技术方向技术专家、研究员,中航工业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

飞行控制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刘贞报,教授,西北工业大学

民用航空器系统型号检查核准书(TIA)的颁发和管理

张越梅(李义代),副总裁,龙兴(杭州)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先进疲劳测试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

邢立侠(张瀚代),中国区总经理,沃特拜试验装备研发(江苏)有限公司

国产激光跟踪测量仪技术与应用

李洋,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太赫兹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航空领域的应用

李泽仁,特聘教授,深圳技术大学先进材料测试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师,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一所

颁奖盛典

获  奖  名  单

年度杰出贡献奖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

航空航天可靠性第三方检测机构杰出贡献奖

苏州长菱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年度最具影响力计量测试中心

邦盟泓稻计量检测有限公司    

年度最佳全自动三维测量创新奖  

看见数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2023年度最佳测量服务商奖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  

2023年度最佳第三方检测机构奖

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展商风采

现场掠影

组委会

指导单位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成立于1961年2月28日。英文名称:CHINESE SOCIETY FOR MEASUREMENT,英文缩写:CSM。

学会是国家民政部批准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学术性、非盈利社会团体。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接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的业务领导,是中国科协的团体会员单位。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测量技术联合会(IMEKO),担任该组织理事会理事。在IMEKO的25个专业技术委员会中有29名专家加入并承担主要职务。

目前,本届(第八届)理事会共有理事150人。其中常务理事49人(包括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12人)。理事会下设秘书处,共有43个分支机构(其中5个工作委员会、29个专业委员会、8个分会、1个办事处)。

学会拥有以全国科研院所、计量测试技术机构、大专院校以及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团体会员单位近500个。个人会员总数约8500人,具有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占到90%,其中院士36人,聚集了我国计量测试领域中一大批具有高科技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

主办单位

上海士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致力于为组织领导者提供沟通交流与专家智库平台。通过二十年沉淀与积累,覆盖了金融与投资、交通与运输、消费与文旅、医药与医疗、能源与资源、高科与电信、公用与政府等产业领域,服务着全球500强和万余家领导型企业,汇聚了百万余名机构决策者,并与千余家产业权威机构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士研咨询秉承专业立身的理念发展队伍,现拥有百余名专业的资深人员,核心管理团队都具有十五年以上的专业经验。

协办单位

阎良区(航空基地)是我国航空产业重镇之一,经过多年发展,这里已经成为了我国航空产业资源最集中、产业链条最完善、发展空间最广阔的区域。近年来,阎良区(航空基地)以“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空新城”为总体目标,坚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中的要求,“要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和航空产业基地,努力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在产业发展、服务保障、优化环境等方面重点发力。在发展布局上,着力构建“2+3+2”现代产业体系,以航空、航天为主导,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为协同,打造千亿级空天产业集群。在空间上推进“一城两带”,北部片区建设富阎新区产业带,南部片区建设航空产业带,中部片区建设幸福宜居新城,努力以产业为核心,实现阎良发展格局的重构。在体制机制上,阎良区与航空基地合二为一,产业促进、要素保障、社会治理,全域一盘棋,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实现“1+1>2”。在央地融合上,充分发挥央企“链主”作用,全要素融合、全方位配合。对内,坚决保障国家航空战略,对外,积极推广先进制造能力。截至目前,阎良区(航空基地)累计入区企业3000余家,其中,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85%以上。

航空工业庆安集团有限公司(国营114厂),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飞机/发动机作动系统、机载武器发射系统、货运系统和制冷系统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大型国有企业,在飞机高升力系统、辅助飞控系统、主飞控系统、舱门作动系统、发动机作动系统、悬挂发射系统、随动武器系统、货运系统及机载压缩机等9大系统领域保持持续领先。航空工业庆安先后荣获航空报国重大贡献单位、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某工程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重大奖项、中央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陕西省企业文化建设突出贡献奖、中国质量诚信企业等诸多荣誉。航空工业庆安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有国家级、陕西省、西安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先后通过了GJB9100B质量管理体系认证,AS9100C国际航空航天质量认证和无损检测、焊接等专业NADCAP认证;建有国家一级计量中心、国家一级理化试验室、航空系统西北地区环境试验中心。

支持单位

中国航空学会结构与强度分会

1964年2月中国航空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同时,成立了飞机设计与强度核心组(结构设计及强度专业委员会、结构与强度分会前身),是中国航空学会第一批成立的五个专业分支机构之一。首任组长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德荣教授担任,副组长由西北工业大学黄玉珊教授担任。1979年航空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决定更名为结构设计及强度专业委员会,2009年航空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决定更名为结构与强度分会。

结构与强度分会旨在通过汇聚行业技术专家,围绕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重大问题,指导并组织开展专业科技发展动态与战略支撑研究,系统规划专业发展路线图,提出专业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和前沿/基础/应用技术需求,形成专业技术研究风向标,为航空飞行器设计-制造-使用全过程提供结构与强度技术咨询的权威智库。通过举办各类品牌学术会议和科普活动等服务于广大会员,大力推进、鼓励和培育青年人才成长,引导和支持学会探索创新青年科技人才的选拔机制、培养模式、评价标准,培育造就大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打造国家航空领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后备队伍。

中国航空学会预测与健康管理分会

中国航空学会预测与健康管理分会是挂靠于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下的,主任委员是李应红院士,联合团队为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623),空军工程大学(空工大),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中国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商发),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615),西安交通大学(西交大),西北工业大学(西工大)。

四川省航空宇航学会

四川省航空宇航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成立于1981年,是由省内航空航天科技工作者、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和团体自愿结成,在四川省民政厅依法登记成立的地方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法人,接受中国航空学会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的业务指导。

学会以提升会员单位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搭建开放的活动平台,团结和动员广大会员和航空航天科技工作者,以促进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航空航天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航空航天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为四川省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服务。

学会现有成员单位会员31家,个人会员7000余人,近年来,先后举办“中国(成都)航空动力发展暨学术论坛”、“民用飞机工业国际论坛”、“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国际论坛”、“成都国际航空技术与设备展”、“四川省航空科普文化月”等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和科普活动,主办院士(专家)报告会十余场,并多次组织专家参与政府科技政策决策、智库建设等咨询活动,为四川地区航空航天科技工作者营造良好的本地化学术和科技创新氛围、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和地方产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学术媒体支持

《航空工程进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西北工业大学和中国航空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61-1479/V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8190,A4开本,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荣获第五届(2018年)、第六届(2020年)陕西省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奖,第七届(2023年)陕西省科技期刊精品期刊奖;荣获2022年西部科技期刊联盟“西牛计划”之优秀中文科技期刊;荣获2022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优秀科技期刊。

收录情况: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收录期刊;

瑞典开放存取期刊目录(DOAJ)收录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来源期刊。

办刊宗旨:

促进航空领域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有价值高水平的航空类学术论文提供发表和交流的平台。本刊反映我国航空航天科技领域在工程方面的最新成果, 促进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移植和应用,沟通国内外学术交流,加速科技与经济结合,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刊载内容:

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飞行器结构与强度、航空发动机、飞行控制、飞行器航电机电与机载、飞行器材料与制造、飞行器安全性与适航、飞行器可靠性与维修性和保障性等。

新会预告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