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观察」从教育部获悉,面向社会需求相对不足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教育部正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着眼帮助其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精准匹配企业对复合性人才需求。
据统计,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专区,遴选33个实用紧缺专业的138门一流课程和应用技能型“微专业”等1455门优质教学资源。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12个急需紧缺领域的60个重点方向,建设“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全国高校共设置2025届毕业生修读的“微专业”2654个,修读毕业生7.4万人。调研发现,一批省属高校“微专业”就读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明显提升,超过8成参与“微专业”学习的毕业生表示,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了个人技能、为最终落实去向提供有效帮助。
「低空经济观察」了解,今年,教育部更新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增列29种新专业,纳入2025年高考招生。其中包括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增设了航空运动等专业;瞄准低空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突破集中申报限制,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6所高校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低空飞行器设计制造、低空导航与控制、低空交通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知识。学生毕业后应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先进设计软件和实验测试手段研发低空飞行器;拥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可以针对低空复杂环境下的技术难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同时要有严谨的工程伦理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在低空产业相关企业、科研单位中胜任技术研发、项目管理、设备维护等核心岗位,为低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责任教授蒙志君介绍。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涵盖理论与实践教学。理论课程包括低空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设计、能源与动力系统、低空飞行原理、结构设计与制造、自动控制原理、飞行控制系统、人工智能及其航空应用,以及全英文授课的城市空中交通管理。实践教学环节比重较大,包括低空飞行器项目认知实践、进阶实践和综合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强化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蒙志君说。
2025-07-07 10:29
2025-07-07 10:28
2025-07-07 10:22
2025-07-07 10:22
2025-07-07 10:22
2025-07-07 10:21
2025-07-05 10:13
2025-07-04 16:24
2025-07-04 16:23
2025-07-04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