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加快布局“低空经济+物流配送”,武汉8个城区及十堰、宜昌、荆门等5个地市入选低空经济综合试验区试点
湖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湖北省推进邮政快递枢纽布局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全省邮政快递枢纽建设工作目标,到2027年,培育3-5家年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快递企业,年寄递业务量突破80亿件,带动网络零售额5000亿元、农产品交易额800亿元、降低物流成本55亿元。
《方案》提出优化完善枢纽空间布局、加快枢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枢纽科技赋能建设、推动枢纽产业融合发展、强化支撑保障体系等5方面重点任务及17条落实措施。其中明确,加快布局“低空经济+物流配送”。在邮政快递枢纽、重要商务区布局低空物流节点,推动配套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规划城市、农村低空物流配送航线,鼓励企业探索低空物流解决方案,拓展低空应用场景。探索无人机、无人车、无人驿站等无人作业新模式推广应用。
6月30日,湖北省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在湖北省低空运行管理中心正式启动测试运行。据了解,湖北省低空飞行服务平台由湖北省低空综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并运营,集成低空空域管理、飞行服务与数据处理三大功能,实现全省低空资源“省级协同、市州使用”,飞行计划“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确保低空飞行“看得见、叫得着、能监管、能应急”。
在湖北省发展改革委指导下,湖北省低空综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各地政府及低空运营企业,正全力推进低空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形成“技术验证-平台互联-商业闭环”的发展路径。
经遴选,武汉武昌、硚口、洪山、东湖高新区、经开区、汉阳区、黄陂、东西湖等8个城区,以及十堰、宜昌、荆门等5个地市率先入选试点。这些区域依托湖北省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数据共享与空域协同能力,重点聚焦低空智联网建设,探索5G+无人机、北斗导航等技术在低空场景的应用;同时,推进省市两级平台互联互通,实现空域资源、飞行计划、监视数据的跨区域联动。目前,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原则,重点推进试验区建设,力争尽快打造2-3个特色鲜明的示范样板。未来,试验区将以湖北省低空飞行服务平台为基础,围绕“低空+物流”“低空+旅游”“低空+应急”等场景,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在加速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建设。6月12日,天津市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测试版上线;6月26日,广西低空飞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上线公测;6月30日,江苏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服务;同日,广东省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公测。
■ 广州市召开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 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制高点 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7月1日,广州市召开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听取我市低空经济发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市委书记郭永航主持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志洋作工作部署。
郭永航强调,发展低空经济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广州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力点。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抢抓战略机遇,加强系统谋划,找准着力点、突破口,全力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制高点,不断厚植广州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要狠抓科研制造,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加强智能感知、网络通信、轻量化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迭代推出整机产品和终端产品,提升关键环节本地配套水平,推动全产业链集群集聚发展。要抓紧应用示范,广泛拓展“低空+”文体、物流、商务、医疗、应急等应用场景,打造一批可商业化的示范项目,推动低空经济加快走进千行百业。要抓好基础支撑,加快完善通用机场、低空起降枢纽和起降点、综合保障基地相结合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搭建集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算力、反制等为一体的低空智联网系统,建设特色低空产业园区。要抓好生态塑造,深化产业协同和区域合作,完善低空经济人才发展体系,携手港澳等湾区城市开展技术合作和场景共建,用好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培优引强低空企业,牵引带动智能无人系统、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发展。要抓好安全保障,健全低空飞行规则、事故应急、安防反制等制度机制,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动态监管和风险防范应对,促进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市产业办加强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区主动作为,强化政策保障和宣传引导,“全市一盘棋”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孙志洋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发挥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综合性门户优势,坚持安全为要、需求主导、协同建设、有序推进,全力推动低空经济提质增量。要依托广州坚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聚焦研发、制造、运营等关键环节强链补链,加快建设软硬协同、空天地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大龙头企业、领军企业招引力度,紧盯细分赛道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应用场景和运营模式,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要打造一流产业生态,积极争取国家及省的指导支持,对标先进城市加强产业规划、政策创新和要素保障,完善安全监管与服务保障体系,推动低空经济安全有序发展。
2025-07-04 16:22
2025-07-04 16:20
2025-07-03 11:03
2025-07-03 10:59
2025-07-02 10:48
2025-07-02 10:46
2025-07-02 10:44
2025-07-01 10:21
2025-06-30 12:00
2025-06-30 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