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随着叙利亚内战的爆发,突然令沉寂多年的俄罗斯醒悟过来,但国内无人机领域竟然没有拿的出手的产品,无奈之下,俄罗斯只好选择外购的方式,向奥地利,以色列等国购买无人机,满足部队的作战需求,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
通过外购解一时之急,俄罗斯内心可以接受,拥有独立自主的无人机产品,才是俄罗斯真正的目地。于是在2010年以后,有关中长航时,察打一体化无人机的研制工作,在俄罗斯军工企业内紧锣密鼓的展开。
S-70“猎人”重型无人攻击机,于2012年开始研制,2019年进行首次试飞,据公开数据显示,“猎人”无人机机身长14米,翼展长19米,起飞重量20吨,有效载荷8吨,最高时速达1000公里,作战半仅4000公里。如此出色的性能,的确不容小觑,而俄罗斯方面也计划,将“猎人”无人机与“苏-57”重型制空战斗机搭配使用,将载荷庞大的“猎人”无人机打造成一款“炸弹卡车”,以此用来弥补“苏-57”载弹量不足的缺陷。
而就目前情况而言,“猎人”无人机只是完成了飞行稳定性的测试,至于隐身性能,武器系统,航电系统等子系统的的相关工作还在紧张测试中,并没有得到充分验证,还处于早期阶段。另外,与“苏-57”隐身战机搭配使用,联合作战也只是计划而已,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
2019年亮相于世人眼前的“猎户座”无人机,是俄罗斯首款中低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研制工作于2011年开始启动。“猎户座”无人机按照原先设计规划,是用来执行中低空侦察任务的,但随着叙利亚内战爆发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国防部要求该型无人机还得具备有察打一体化能力,于是在研制途中,增加了打击模块。
该型机最大起飞重量1100公斤,最大有效载荷250公斤,滞空时间长达24小时左右,可携带多枚空地导弹和高精度滑翔制导炸弹,自2020年4月起,交付俄军进行实验性应用。随着空地导弹的成功试射并命中目标,“猎户座”无人机的列装,正式标志着俄罗斯拥有了第一款具备察打一体化能力的无人机。
不论是身负重任的“猎人”,而是创下第一的“猎户座”,它们的出现,只是解决了俄罗斯在无人机领域的有无问题。至于后续的完善无人机作战体系,以及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等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更要命的是,相较于中美同时期无人机发展而言,俄罗斯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中国察打一体无人机已经出口海外几百架的2020年,俄罗斯才突破相关技术。早在2008年,成都611所就成功地进行了"翼龙-1"无人机的导弹挂载打靶试验,如果按照这个时间计算,中国在察打一体无人机领域领先了俄罗斯十二年。而且在世界各地的战场上,中国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已使用多年,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绩,目前中国的第二代翼龙-2和彩虹-5也已经非常成熟并大批生产。
俄罗斯军工在诸多传统领域仍然具有深厚的技术积淀,但是在无人机这样的新兴领域,就远远落后美国和中国,所以,俄罗斯的功课还要慢慢补,还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至于实际效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2023-08-15 11:23
2021-10-27 13:08
2021-09-28 09:51
2021-09-18 17:32
2021-08-31 09:07
2021-08-31 08:50
2021-08-31 08:46
2021-08-26 08:45
2021-08-26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