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无人机监测长臂猿,可以离它多近?

2020-11-18 15:54 性质:转载 作者:南海网 来源:南海网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11月17日海南长臂猿调查组从海南长臂猿5个家族群栖息地内的20个监听点陆续撤离为期7天海南长臂猿大调查活动野外监测进入尾声在本次调查中调查组首次采用无人机技...

11月17日海南长臂猿调查组从海南长臂猿5个家族群栖息地内的20个监听点陆续撤离为期7天海南长臂猿大调查活动野外监测进入尾声在本次调查中调查组首次采用无人机技术拍摄为长臂猿栖息地进行3D建模并通过对长臂猿鸣叫声音的录制探索建立长臂猿声音数据库为接下来长臂猿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在白沙青松乡斧头岭,长臂猿树上飞跃。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尝试:无人机的入局

广袤的热带雨林里,海南长臂猿一个摆臂便能荡到十几米开外,而地面上的调查队员往往需要翻过陡坡深谷,不仅面临道路漫长、崎岖危险的问题,也极大影响了调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考察队员在浓雾中走过山崖。记者 李昊 摄本次长臂猿调查首次运用无人机技术辅助开展调查,无疑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无人机的技术优势一方面,无人机从空中俯视的方式,具有大纵深、广视角的特点,能与地面队伍形成有效配合;另一方面,“无人机+热成像技术能更好地在夜间展开监测,帮助填补海南长臂猿夜栖行为等方面的研究空白。

考察队员在夜间进行监测工作。记者 李昊 摄

“与此同时,无人机技术还能帮助我们快速获得高精度的栖息地植被覆盖情况。”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博士刘国琪介绍,通常他们会采用“卫星遥感”和“大样地”的方式进行监测,但前者精度不够、后者效率太低,无人机技术有效综合了两者的优缺点,构建起一套快速、准确获取植被类型和覆盖度的监测体系。无人机的使用争议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在于,不少专家对无人机是否会对长臂猿活动形成干扰存在争议。

在白沙青松乡斧头岭,长臂猿在树上活动。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为此,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在组织调查前,专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实验分析,经过综合对比,最终筛选出一款复合翼无人机作为本次调查装备,既具备多旋翼垂直起降的优点,同时又具备固定翼的长续航、低噪音、可滑翔的优势,尽可能降低对猿群带来的干扰。几天的观察下来,调查队员发现,南长臂猿在不同行为模式下的抗干扰能力存在差异。“海南长臂猿上午鸣叫时,一旦有干扰会立即停止鸣叫,这时我们的无人机飞行高度大概保持在200米的距离;玩耍栖息的状态下,长臂猿抗干扰能力较强,无人机可以飞到100米;而一旦长臂猿入睡,它们对外界环境变化会变得更加敏感。”刘国琪表示,由于调查期间出现风雨天气等外部因素的叠加影响,目前尚不能确定无人机对长臂猿活动带来的具体干扰程度。发现:雨季里长臂猿抗干扰能力

“只闻猿声不见猿影”是不少队员在本次调查活动中留下的遗憾。突如其来的台风天气,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调查节奏,但让本次调查“歪打正着”地有了不少额外收获。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