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频中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数架的“蜂群”无人机可以按照操纵员的命令进行编组作战,组成需要的阵型,既能密集行动,也能一定间隔的分散攻击,而且阵型可以是不规则形状。因此外界猜测这不仅是一个主控和僚机的关系,而是“蜂群”内的每个无人机都能单独接受命令,这也说明该系统的数据链非常先进,具备在通道内控制多架无人机的能力。
而且通过阵型变换,“蜂群”无人机还能确定不同的打击方案,比如根据攻击目标大小的不同,无人机编队可以派出数量不等的无人机前出进行精确打击,而其他无人机则可以待命。或者进行一定分工,部分无人机负责攻击,部分负责进行战场侦察和警戒,攻击完后还可以安排“蜂群”内其他机型发回毁伤评估,为二次重复打击做好准备。
可以说“蜂群”无人机可以在战场上施展出非常灵活的战术,由于数量优势,甚至可以进行类似编队的佯攻、包抄甚至是无人机“轰炸”,要知道如果几十架无人机“蜂群”搭载小小型精确武器来个齐射,那么纵然是在强大地面目标恐怕也招架不住,这可能会形成所谓“空地饱和攻击”
而且这种小型固定翼无人机,不像是大型飞行器,对于防空系统的敏感度很低,如果借助地形优势掩护,那么可以躲过中程防空武器,而单兵防空武器也很难精确打击。另外凭借数量优势,可以进一步降低执行任务的成本,大幅度增加对方拦截的难度,提供无人机作战效率。
这样的具有一定前瞻性和突破性的无人机技术,希望在测试过后能够早点装备,毕竟其利用东风猛士作载具也非常方便部署,现在猛士三代列装简直不要太多。而且该武器的灵活程度很适合无法装备大中型无人机的高机动合成旅,不管是前沿侦察,还是对部分目标实行察打一体,都非常有利于轻型合成旅迅疾如风的战术风格,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装备!
2025-04-30 11:19
2025-04-30 11:18
2025-04-29 14:05
2025-04-29 13:46
2025-04-29 13:44
2025-04-28 13:44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