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瞧不起国产的无人机,以为国产的都是造着玩儿的。不说最新的外贸无人机了,就说已经快“烂大街”的彩虹4,人家有卫星数据链,可以满足上千公里范围内的有效操控,作战半径和抗干扰能力就甩TB-2不知道多少条街了。
而在载荷能力方面,土耳其的TB-2分侦察型和察打一体型,前者有效载荷为55千克,后者最大的理论载荷可达155千克。通常来说,察打一体型的TB-2会挂载2枚MAM-L炸弹和2枚MAM-C炸弹,前者重21.5公斤,后者重7公斤,都不算“大份量”。
因为这两种弹药都是改装的,所以使用起来并不很得力,不仅无人机要经常飞到4000米左右高度,发射距离一般也在8公里以内,无人机在发射弹药前要进行长时间的姿态调整,发射完弹药后还要长时间稳定照射,极大地延长了无人机的暴露时间,降低了其生存能力。
所以在利比亚和叙利亚的实战中,但凡是对方的野战防空系统稍微强那么一点,那么TB-2就会被击落了。
而且,我们说过TB-2无人机的有效作战范围只有150公里,而且这种无人机的留空时间也不长。因此在利比亚战场上出现了国民军利用中国造翼龙无人机作战半径大、滞空时间长的优势,在TB-2无人机的起降阶段将其击毁,甚至是直接攻击TB-2无人机基地的情况,使得后者损失惨重。
一些人在吹土耳其的无人机之前,最好还是先看看这一节;而在今年年初的土叙之战中,土耳其无人机欺负叙利亚军队倒也是很。可叙利亚政府军是什么状态?内战打了快十年了,能有什么像样的野战防空?
结果俄军的电子战部队稍微介入下,而且向叙军提供了部分野战防空系统后,土耳其的TB-2就吃瘪了,而且连安卡-S也被打了下来,最终在3月初就到莫斯科和谈去了。
安卡-S——土耳其的又一款主力无人机,是该国航空巨头——土耳其航天航空工业公司(TAI)的产品。
2004年,土耳其国防部即与TAI签署研制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的合同,但该公司的进展不大,因此随后土耳其两条腿走路,将部分注了前面提到的贝卡公司身上。
不过在对无人机的定位中,TAI研制的安卡无人机是高端机,而贝卡公司研制的TB-2则是低端机,二者都可执行察打一体任务,但是安卡无人机的设计指标和能力要强很多。
2010年,在贝卡公司研制的无人机转入到原型机阶段时,TAI公司拿出了安卡无人机的原型机。
但是安卡无人机的首架原型机首飞时就因故障而坠毁,在此后的测试中,该无人机也遭遇了多次失败,命途多舛。
在2010年代,贝卡公司的TB-2无人机不断取得进展之际,TAI的安卡无人机先后拿出了安卡-A、安卡-B、安卡-I等多个型号。每个型号的安卡无人机都比之前的有所进步,但是性能也都不能令土军满意,故而未能大量生产。
土耳其在安卡-B无人机基础上进行了300多项改进后,又拿出了安卡-S无人机,经过改进后的无人机终于具备了卫星通信能力,使得其作战半径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问题是土耳其本身的通信卫星数量和质量都有限,其服务土耳其本国的无人机尚且勉强,至于向走出国门的土造无人机提供此项服务,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而一旦没有卫星通信能力的话,那么土耳其造无人机的作战范围就将被极大地限制,而即便是土造无人机具备此项能力,其目前最先进的安卡-S无人机的性能水平也不过一般而已。
2013年,土耳其军方与TAI签署了供应3安卡-S无人机的合同,共计10架安卡-S,可见其造价之高昂。这批无人机在2019年前完成了交付,并在2020年初与叙利亚政府军的交战中被击落2架,损毁率还是很高的。
土耳其自用的安卡-S无人机造价不菲,而出口版更贵,北非国家突尼斯计划引进6架安卡-S无人机,连同控制站等装备的价格高达2.4亿美元。
这样的价格还买,其实已经不仅仅是装备本身的因素了。
到目前为止,土耳其无人机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卡塔尔、利比亚、阿塞拜疆、乌克兰等国家,这些国家基本都是土耳其的盟国或准盟国,而土耳其无人机在向正常市场推销时,其实是很少能得到回应的。
原因也很简单,土造无人机的技术水准一般,但价格却不低,正常情况下,客户自然是选择更加合适的产品。
比如中国造的彩虹系列无人机,到目前为止已经出口到了10多个国家,论价格比土造无人机合适很多,论性能那就更是碾压的存在;而中国造的翼龙系列无人机同样具有性价比上的优势,而且翼龙无人机可是跟土造无人机对垒过的,结果后者完败。
国内有些人骨子里还是奴性思维,以为什么装备都是外国的好,只要是提到中国的,那就是各种不行。做人,该自信的时候还是得自信,别遇个外国人就是大爷,见个外国装备就得膜拜,不至于。
尤其无人机这块,中国和美国是处于第一梯队的,攻击11之类无人机那可不是玩具;而可以外销的彩虹系列和翼龙系列,如今都可以说是大杀四方了。有人问实战战绩在哪里?只要不装睡,总能看得到。
还有些人瞧不起我国民间的无人机使用,他们看到上千架无人机“蜂群”表演,那就是表演;看到翼龙-2无人机应急通信,那就是救灾而已。
能不能稍微动动脑子,上千架无人机可以表演,难道就不能用于蜂群作战?翼龙-2能用于救灾,就不能用于作战?
所以,骨头该硬的时候就要硬起来,尤其是在无人机这种可以用技术指标来衡量的装备方面。要是在这一块连应有的自信都没有,那可就没得救了。
2025-04-25 11:15
2025-04-25 11:13
2025-04-24 09:06
2025-04-24 09:01
2025-04-23 09:09
2025-04-23 09:05
2025-04-22 09:30
2025-04-22 09:28
2025-04-21 10:13
2025-04-21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