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布斯》援引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近日消息,土耳其即将接收500架可集群攻击的自杀式无人机,有意思的是,土耳其官方还特别指出,这款无人机支持人脸识别,可以寻找特定的个人,据了解是专为“反恐和不对称战争场景”而设计的。
报道称,这款无人机是土耳其STM公司生产的一款约合6.8千克重的多旋翼无人机,续航时间为半个小时,可从9.7公里外控制。飞行同时,还可携带3种1.36千克的重弹头,分别是可对付人员和轻型车辆的破片杀伤弹头、对付建筑物和掩体的温压弹以及对付重型装甲的聚能装药弹头。
图为无人机识别目标的情景模拟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据该公司介绍,这款无人机配备了激光雷达、可见光相机和红外夜视仪,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来定位、跟踪和识别目标,并且还具备了面部识别功能,可以寻找特定的目标个体。光是以上这些一个个专业术语罗列出来,就达到了让人惊叹的效果,至于实物效果怎么样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过,其中最让人期待的一定非“面部识别”莫属了。看到这里,你是否也很讶异,无人机也可以在战场上通过面部识别来对敌人进行定点清除吗?
毫无疑问,无人机一旦应用到军事领域,想要进行定点清除就意味着它必须提供较高质量的镜头,当然光是这个还远远不够。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首先是因为无人机在战场上进行人脸识别有很多限制性因素。遇到恶劣天气,无人机的镜头基本就识别不出目标个体的面部。即使是晴空万里,也有可能受到地面障碍物的影响,一旦目标个体位于无人机识别的盲区那就难办了。
还有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也直接决定了识别目标的准确与否。我们知道军用无人机一般是在离地面比较高的空域进行飞行,因此获得的现场镜头的分辨率就较低。那么想要军用无人机在分辨率较低的情况下精准识别目标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
当然以上的分析还没有考虑到目标个体的移动问题。很显然,当人们观察一个静止不动的目标时,人们往往能够非常容易地识别人脸。一旦这个目标是处于运动中,那么识别过程的困难程度就和目标的移动速度基本成正比。
图为配备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无人机
看到这里有人就会问,无人机在高空识别不了,那么只要飞到低空不就可以轻而易举得地识别。事实确实是这样,但是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这是军用无人机,运用到战场上自然是用来打击敌人的。那么自己一方的无人机怎么能够那么轻易地到达敌方的低空并且不被发现还成功进行人脸识别袭击呢?难道敌人发现了对面的无人机还乖乖站在那让你打吗?这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所以综上来看土耳其此次报道的真实性还有待考察。不过了解的人应该清楚,土耳其人一直以他们的无人机为“骄傲”,上次吹嘘无人机辉煌战绩,结果马上就被俄罗斯国防部拆穿,并无情称土耳其炸了个假货。(付晓宇)
2023-08-15 11:23
2021-10-27 13:08
2021-09-28 09:51
2021-09-18 17:32
2021-08-31 09:07
2021-08-31 08:50
2021-08-31 08:46
2021-08-26 08:45
2021-08-26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