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人机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如何结合本行业实际情况,应用无人机展开更高效、更便捷的工作,已成为各行业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此次带来的无人机行业应用实例来源于宁波某地的桥梁质量检测与管理。
无人机应用出现之前,桥梁质量检测员对桥梁进行定期检查只能通过望远镜、长焦的单反拍摄照片,或是租借船只到桥梁底部进行检测。但这样的做法,往往做不到精确判断,且桥底面的照片无法拍摄。影响检测质量,耗时耗力。
作为大疆官方授权合作单位,宁波山能无人机应用科技有限公司承接了此次利用无人机对检测桥梁进行拍摄的任务。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山能影像团队即考虑到目前的大疆飞行器是无法对桥底面进行拍摄的。于是特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与研究,并最终简单改装了一台飞行器以完成任务。
此次桥梁检测任务分为2大类。
一:需拍摄4个V柱(桥墩)的正面、反面、侧面以及V柱里面的两侧与顶面,即一个V柱(桥墩)需要拍摄7个面。
二:桥梁底面及侧面的拍摄。如图
考虑到飞行器需要在桥梁底面飞行,环境复杂,大飞行器不适合执行此次任务。故执行团队在飞行器的选择上也下花了不少功夫。
到达现场后,执行团队首先勘探了现场环境。经与桥梁管理人员商榷,最终确定先拍摄两个V柱的正面。
两个V柱的正面拍摄完毕后,计划拍摄V柱的外侧面。但V柱和桥梁都是钢筋混泥土结构,对飞行器信号造成极大遮挡,拍摄V柱外侧面的难度非常大。虽然拍摄人员在岸上离飞行器只有50米,但是考虑到遥控器信号会被V柱彻底遮挡。加上飞行器无GPS,遥控器一旦失联,后果极为严重。
综合考虑后,执行团队决定使用另一方案。一名飞手与一名桥梁管理人员,驾驶小型橡皮艇,带上飞行器划行至V柱外侧区域进行拍摄。
橡皮艇质量较轻,在水流湍急的河水中犹如一叶孤舟。飞手原计划在桥墩后的堤坝上起飞,但飞行器显示指南针异常,无法起飞!无奈之下,只能利用手持方式起飞。桥梁管理人员找到了一处水流较为平缓的水面,飞手启动电机,缓缓拨动手中的摇杆执行任务,飞行器在飞手和桥梁管理人员的配合下,顺利起飞。
V柱外侧面拍摄完成后,即按计划拍摄桥梁底面及侧面。此次任务中,需拍摄的桥梁底面总长约200米。
桥梁侧面拍摄完成后,即对V柱(桥墩)内的两侧面及顶面进行拍摄。拍摄V柱内两侧面时,由于距离、高低等影响,存在一定视觉差,飞行器飞进去后始终存在观察死角,飞手及观察员可能均无法看到飞行器。考验飞手临场判断及打摇杆操作手法的时刻到了。
但有了之前对岸两处V柱的成功拍摄经验,执行团队另一侧的拍摄工作开展较为顺利。除了拍摄V柱外侧时,受到信号干扰及阻挡,在飞行时出现了几次图像未及时传输的情况外,剩余的拍摄项目都在执行团队的精心操作下圆满完成。
通过此次的飞行任务,拓宽了无人机在桥梁检测与管理行业的应用。未来,相应大疆无人机的行业应用之路将会越来越宽广。
2025-02-19 10:25
2023-09-22 16:12
2021-10-24 17:32
2021-10-24 17:31
2021-10-24 14:21
2021-10-23 11:29
2021-10-23 11:25
2021-10-23 11:24
2021-10-23 11:19
2021-10-23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