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特种动态 > 正文

空军某导弹旅自费买航拍无人机 只为“藏的”更好

2016-11-26 10:54 性质:转载 来源:解放军报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资料图:解放军防空导弹部队进行战场伪装“不行!再来!”眼看着全营官兵耗费半天改进了两遍的伪装阵地,在“眼尖”的无人机侦察下又一次露出马脚,营...


资料图:解放军防空导弹部队进行战场伪装

“不行!再来!”眼看着全营官兵耗费半天改进了两遍的伪装阵地,在“眼尖”的无人机侦察下又一次露出马脚,营长刘言心有不甘。

深秋,东部战区空军导弹某旅组织伪装防护演练。导弹某营阵地上空,一架小型无人机时而悬停,时而掠过,对伪装后的导弹阵地“扫描”。这种瞄准实际战场环境组织练兵备战的方式,加速了该旅训与战对接的步伐。

“现代战争中发现即摧毁。”该旅训练科科长苏承煌介绍,导弹部队的战斗特点就是“撤、走、进、打、藏”。“藏”是确保战场火力持续的关键,藏不好、藏不住,再高明的战术战法、再精细的武器装备都形同虚设。

“过去评价伪装防护效果,一般是在阵地中观察,看伪装网是否盖严实,有无人员在阵地随意走动等等。”刘营长坦言。

“伪装防护不好,表面上看暴露出的是技术问题,实则是以实战标准抓训练的意识不强!”该旅领导介绍说,要用打仗的尺子,敲一敲固化的思维,让官兵看清训练与打仗的差距。

为此,他们专门购置小型无人机,借助地方先进信息技术对导弹营伪装效果进行全方位检验。

几个架次的无人机侦察之后,刘营长带着几名连长和训练骨干围坐在电脑终端前仔细比对,讨论伪装方案。

“一次次调整之后,伪装效果越来越好,现在辨别起来也越来越难了。”看到打破传统部署伪装模式,空中识别难度增大后,刘营长并未满足——还是有些细节问题暴露出来了:通信车天线没有植被伪装,伪装网颜色与周围植被有色差……

要胜战,先自胜。该旅随后购置应对多种自然环境下的伪装网,用附近植被伪装遮蔽天线,然后再次航拍、再次检验、再次完善。几番自我检验下来,伪装后的导弹阵地与周围地貌的融合度越来越高。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