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配图:解放军无人机发射画面。
北部战区空军某团与某导弹营主动联合破解训练难题
曾经尴尬:为啥拴住千里马找驴骑?
一墙之隔,两支部队,数载难题,一朝破解。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北部战区空军某团团长王建荣的心里也乐开了花。为啥这么高兴?还要从3月底那场无人机对抗导弹部队的演练说起。
红蓝双方斗得相当激烈,首轮对抗结束时,依然胜负难分。第二轮对抗,打得酣畅淋漓,无人机分队准备诱敌深入,将“敌”引入己方部队的干扰范围内;而导弹部队正在无人机的必经之路上布设混合“雷阵”……
双方在“背对背”的未知条件下各显神通。边打、边总结,演练仅仅进行一天,他们不仅完善了原有战法,还总结出了3种与不同兵种间联合打击目标的新战法。
“对抗演练成果不少,但最大的收获还在对抗之外。”王建荣的一句话引出了一个故事。他告诉记者,与他们团一墙之隔驻扎着一个地空导弹营,多年来,由于作战任务、专业特点和所属上级都没有交集,两支部队就像城市里住对门的邻居一样,天天见面,却总有陌生感。
直到有一天,三营二连连长王聪阜在军事训练会上的一通抱怨,打破了多年来这两支部队的尴尬与沉静。王聪阜说:“咱们的无人机总是地面训练,没有对手印证效果也没法开展飞行训练,咱们的战法不能总是停留在理论上啊!”
王聪阜向记者介绍说,无人机训练,受制于空域、航空管制等因素,只有在参加上级组织的实兵演习时,才能真正升空。每年寥寥数次,机会少、时间短,各种战法训法根本得不到全面尝试和有效验证。
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团上下做过不少努力:一方面,组织官兵抓紧研制实兵对抗模拟系统,以模拟训练填补实兵训练之不足;另一方面,团领导“削尖了脑袋”往上级机关钻,不放过任何一次争取参加实兵对抗的机会。
可是,努力归努力,难题还是难题。一次,他们在分析电磁信号特点时发现,隔壁导弹营的制导雷达工作频率与无人机侦察、干扰频段重叠度较高。这一发现,引起了该团训练攻关班子的高度重视。
“可否利用双方正常训练时机,开展对抗性训练?双方距离这么近,中间没有遮挡,无人机在发射架上就能模拟空中对地面雷达进行电子侦察和电子干扰,并且双方可互派对抗效果评估组到对方装备上,实时评估对抗效果。”这一建议受到了王建荣的高度重视。他立即带领机关人员,到导弹营走访,共同探讨拓宽对抗训练的途径,双方一拍即合。
于是,便有了对抗中彼此验证完善战法、创新战法的一幕。两支部队的党委以此事为切入点,组织官兵开展了“转变思路找出路”的大讨论。
高工张乐平感慨万千,他说:“过去,我们简直是守着金山要饭吃、拴着千里马借驴骑。”
政治处主任胥新房说:“等靠的观念,束缚战斗力;主动的作为,解放战斗力。我们两家部队最近取得的训练成果,是联合训练的功劳,更是转变观念、主动作为的必然结果。”
2023-08-15 11:23
2021-10-27 13:08
2021-09-28 09:51
2021-09-18 17:32
2021-08-31 09:07
2021-08-31 08:50
2021-08-31 08:46
2021-08-26 08:45
2021-08-26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