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带来了大量资本的涌入,然而膨胀的产业背后是未来实际发展切入点的缺失,只有建立合理有序的行业规范,制造切实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产品,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助力。
2016年无人机市场要么胜出要么淘汰/图 来源网络
爆发式发展催生行业泡沫
近年无人机产业呈爆发式增长,作为航天航空产业的新爆发点,呈现出技术水平高、资本密集、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等特点。但无人机作为具有巨大潜力和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这个行业还存在一定的泡沫,同质化竞争也呈现日趋激烈的态势。
作为全球无人机最主要的生产基地,深圳无人机企业已经超过300家,仅消费类无人机就占有全球70%市场,专业无人机占国内60%成交量。初步形成了从研发到生产的上下游产业链,拥有一批具有实力和潜力的无人机企业。
大疆创新也已然成为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庞然巨物,艾特航空科技等工业应用级无人机领域的龙头企业正在积极进行产业布局,一批新兴的无人机企业也在深圳这片沃土取得较快发展。
成立于2002年的艾特航空科技,早在08年就开始进行无人机产品研发,国内首款涡轮无人直升机正是出自其手。而作为无人机行业的老品牌,其产品型号丰富,可适用于多领域作业。
回望2015年,在精准农业、勘探测绘、抢险救援、反恐安防等领域都可见无人机身影,尤其是在抢险救援领域,无人机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艾特航空的无人机与大数据互相融合的项目以无人机采集到的数据分析、检索功能为核心,能极大地增强军警部门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军警系统在任务一线的指挥调度效率。
而且在庆祝金融资本蜂拥而入的同时,业界还应该多注重无人机产业未来发展的实际切入点,思考行业还存在哪些缺陷需要共同改进。概括的说,行业的繁荣发展,一是离不开合理有序的行业规范,二是能切实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产品,而这恰恰是目前无人机产业有所缺失的两个环节。
缺乏合理有序的行业规范
纵观整个无人机行业,各有所长,大家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在农林植保、测绘探测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突破,。厚积薄发,见微知着,在行业逐渐成熟的同时,实干家与投机者的分界线也正逐步清晰。
但无人机行业一直面临着国家相关管理规定滞后,行业规范缺失的尴尬境地。尽管中国民航局在元旦期间发布了《使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开展通用航空经营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并于1月8日前公开征求意见,但该办法各项细则要求十分苛刻,与通航相关管理规定并无太大区别,与无人机行业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导致争议一片。
该办法是重新修订还是就此施行,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在2015年11月份在深圳举办的尖兵之翼国际无人系统展上,深圳艾特航空科技CEO林卫东就曾发出倡导共同建立行业秩序呼声,获得业界一片掌声。
实际上,2015年下半年各种类型的行业峰会的举办、协会的成立以及标准的出台就是鲜明的例证,究其推动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协商一致,建立行业秩序,促进无人机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技术基础才是企业根本
在刚刚不久前结束的德国纽伦堡展上,参展展品还是以消费级航拍功能为主,尽管部分企业展示了产品的独特性能,颇具看点,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行业发展的一个误区:消费级无人机可能在当前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但必定不是日后无人机发展的主要趋势。
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先生在2016无人机百人会上曾提出:“竞争与淘汰是市场永恒的主题,随着具体管理规范的出台及各企业发展战略定位所带来的影响,我国无人机市场或许将出现更为具体的专业细分领域,只有敢于迎接挑战,抓住机遇者方能脱颖而出。”
这块蛋糕就这么大,与其一头扎进既得利益者的蛋糕里,不如扎扎实实打好技术基础,以求在工业、农业、警用等领域取得突破发展。当前许多的从业者还未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沉浸在因无人机发展潜力所带来的金融盛宴中。更有甚者,在其前代产品尚未落地的情况下又推出载人无人机,重噱头而轻技术,这实在值得我们警惕。
无人机企业在发展同时应追寻求同存异,有序竞争的发展理念,切实服务社会所需,共同促进无人机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具备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智”造。在目前的市场需求情况下,中国民用无人机发展应何去何从,仍是值得整个行业认真思考的课题。
2020-10-21 10:08
2020-10-11 11:52
2020-09-16 18:27
2020-09-01 08:21
2020-08-27 16:24
2020-08-13 08:54
2020-08-11 17:29
2020-08-04 16:41
2020-07-27 11:49
2020-07-13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