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攻击直升机
近几年,虽然无人机发展迅猛,但都是局限在消费级和各类生活应用上面,现阶段相比攻击直升机那差的真不是一点点,不论是火力,载重、雷达、速度、航程等各方面差了十万八千里,尤其是续航,目前的无人直升机主要是靠电池驱动,能在空中飞1个小时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尽管这样无人机凭借突防能力强,负载大,战场特殊环境适应好,人员无伤亡等优点仍然作为各国空军积极致力研发的重要军事课题,以中国和以色列为主。而一直以来阻碍无人机替代攻击直升机的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难实现高智能化
直升机不比固定翼,其旋翼系统和操纵系统十分复杂,且在复杂气候环境下更是复杂。这时候优秀驾驶员的优势就更显示出来了,丰富的飞行和战斗经验往往可以挽回损失。无人机今后只可能在救援、灭火、航拍等方面有所应用,绝不可能大规模应用于战场,更无可能取代武直,除非人工智能高度发达,已经可以完全赶上或超过人脑。
无人机大名鼎鼎的就是美国的全球鹰了,以及英国的雷神、美海军的X47B等,这里面包含着侦察机和轰炸机,没有攻击机和战斗机,为什么呢?空战类型决定的,侦察机和轰炸机凭借其速度、体积、隐身优势或战斗机开路的安全优势,可以采用无人驾驶的较为简单的方案。但是攻击机就不一样额,虽然现在第五代战机隐身性和超视距攻击非常腻害,但是,攻击机是离不开近距离空战的,这个时候人脑才能迅速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局势做出判断,而且只有人的娴熟驾驶技术才能让飞机做出一系列高难度动作,满足空战需要。就算F35电子信息化程度那么高,它还是离不开人的。
据悉,我军新三打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打无人机,有用高射机枪和高射炮打无人机的技术。作为高科技的无人机对付导弹攻击可能有很强的预警和规避能力,但是对于物理惯性攻击武器他就缺乏预警和躲避的能力了,甚至能出现我在下面打他依然直线飞的喜剧场景,况且替代武直的无人机更多执行的是低空任务,更容易被地面火力击落。也许将来的战场上会发生1元钱的子弹打下千万美圆无人机的笑话。
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时,需要强大的通讯能力即时的将战地信息传递给后方电脑主机或操作人员,同时后方也要将处理后的信息及时的反馈给飞行中的无人机,战场的瞬息万变导致信息传递的速度基本要求是零延时。
无人机作为一个战场终端,敌方必定会考虑电磁干扰和破解无人机的通讯密码达到破坏我方攻击的目的,甚至会意图诱捕和窃取我无人机,所以无人机的通讯加密和抗干扰能力将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既要保证加密数据不给通讯量带来负担,又要保证通讯的即时性准确性只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加装沉重复杂的抗电磁干扰设备。如果要考虑其他技术手段一次性全部解决所有技术问题那只有发展:量子通讯量子计算机。
无法实现批量控制
量子通讯将是无人机最适合的通讯技术:即高效,即时,高加秘,强抗干扰,数据承载量大等特点。现在各国都在积极的研究量子通讯技术量子计算机技术,欣慰的时我国现阶段还处于比较领先的地步。但是达到无人机的使用要求量子通讯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在通讯技术还未完全达到无人机要求的情况下,具备战区灵活反应能力的有人直升机将还是最佳的选择。
如果无人机想替代武直,就必须成批量的组织攻击,在面对敌方集团化的装甲部队,无人机每个终端就不能靠每台一个人的操作模式,需要有强大的中央控制电脑,批量数据处理功能,能灵活控制上百上千架任务中的无人机,但是如此高智能高处理能力的中央电脑对于现代即使科技很发达的美国来说也是很难实现的。即使有了处理能力,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况也是很难准确把握。
综合上述的无人机弱点来看,无人机替代有人武装直升机从哲学上就不能实现,此论点一出就如同我们过去讨论的:机器人是否能替代人一样。
2023-08-15 11:23
2021-10-27 13:08
2021-09-28 09:51
2021-09-18 17:32
2021-08-31 09:07
2021-08-31 08:50
2021-08-31 08:46
2021-08-26 08:45
2021-08-26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