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陟简介: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暨2015尖兵之翼无人机展飞行——总指挥,负责现场飞行空域报批,现场厂家飞行表演安全规范制定。
2015年易瓦特杯 首届中国无人机警务应用技能竞赛——主持人
2015年尖兵之翼无人机展 首届航拍技术交流大会——主持人
2015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亚太赛区)牧羊人行动比赛——金奖获得者
无人机航拍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拍摄手段,浙江卫视大型王牌真人秀栏目《出发吧爱情》、好莱坞导演的美国野马新款汽车宣传片,还有很多美轮美奂的中国各大城市宣传片等等都是出自大咖级飞手张陟的无人机航拍团队。玩无人机的你如果还不知道他,就快来做做功课吧!
张陟受邀参与今年在深圳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暨2015尖兵之翼无人机展,记者在会场有幸遇到了他。在大会期间,他主持了首届中国无人机警务应用技能竞赛和尖兵之翼飞航拍交流会等活动。既玩航拍又做主持的张陟笑称自己是“无人机行业里做主持最好的,主持界玩无人机最好的”。环球网记者对这位资深飞手进行了专访。
张陟在无人机大会上主持飞手交流会
飞行预言极准 最怕陟哥一张嘴
现在的张陟拥有中国AOPA无人机协会教练员身份,曾参加多次国内大型活动飞行表演活动,拥有充足的飞行经验,和各大电视台、影视公司及剧组有过多次良好的航拍合作。
平日里的张陟为人十分轻松有趣,没有架子,周围人都称他为“小陟哥”。作为无人机行业里的著名主持人,“小陟哥”有一张预言极准的嘴。他笑着和记者讲,每次自己提醒玩无人机的飞手注意规范,如果警告他们飞行区域不适合,他们仍没有采纳意见,不一会儿,无人机就常常出了事故掉了下来。这样的事情屡试不爽,不仅在平时玩无人机时是这样,在很多飞行活动上,“小陟哥”一张嘴,也常常把飞机说“掉下来”。因此,有的展会主办方玩笑说“最怕陟哥张嘴”。玩笑归玩笑,但张陟的确在无人机领域经验丰富,赢得了行业内的认可。
张陟在拍摄《出发吧爱情》现场。
“玩航拍和行业在中国兴起赶在同一阶段”
张陟最初从事遥控直升机飞行项目,一做就是12年。据他介绍,这期间,自己开过航模俱乐部,组织模友参加飞行活动;也在大型飞行聚会上担任主持,曾连续6年组织及主持北京A1-hobby flying party,连续3年主持珠海3DX亚太杯直升机花式比赛,逐渐积累了一定从业经验和名气。5年前,朋友圈子里对于航拍的需求逐渐出现,就这样,张陟开始了航拍飞行器飞行项目。
环球网记者: 可不可以介绍一下您早期航拍的一些情况?
张陟: 我玩航拍算是和航拍在中国兴起赶在同一阶段。其实10年前中国就有航拍,只是设备非常差,玩的人也特别少,当时我也曾尝试过,拍得十分简单,一些拍摄素材被电视台使用过。
但我真正步入航拍工作是在五六年前。刚开始自己下了很多心思尝试组装机器。最早我使用的云台很差,都是机械云台,只有一个碳纤维架子,和现在的三轴等技术没法比;当时我们往架子上挂一个DV,拿着飞机就拉着去拍,效果和现在的航拍也差一大块。但这以后,我也在一步一步向更高档、专业的航拍设备不断升级。
早期的无人机航拍设备。
我用过的设备相当多,从最早直接将DV硬绑到无人机上到使用舵机调节的设备,一直到现在的无刷云台设备和带码盘的云台设备。最早拍出的画面晃动很厉害,不像现在这么稳定。后来随着无人机技术发展,我们的航拍设备也在逐步升级。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主要使用根据自己需求量身定做的设备,包括机架的制作和飞控的协议都是我们自己在慢慢调整;也会使用主流的航拍机,比如大疆和零度的产品。
环球网记者: 您玩无人机家人一直很赞同吗?
张陟: 刚开始玩的时候家人也不理解,认为一个大老爷们怎么能整天玩玩具。不过后来,我渐渐有了名气,也拍出了一些好的作品,看到我取得的成就,尤其是我拍摄的作品,他们渐渐也开始理解支持我。
张陟还向记者展示了他用无人机为妻子拍摄的婚礼MV,画面精致,看起来和唱片公司发行的专业歌曲MV并无差别。
“如果有我认为具备拍摄价值的内容 再辛苦我也会去拍”
张陟拍摄了很多不同题材的内容,包括商业广告、真人秀、电视剧、电影和大型活动等。在这些内容中,他坦言自己最喜欢拍景,因为通过航拍的特殊视角去看风景,总能感到十分震撼。
在采访途中,张陟拿出手机软件,看了看日程安排。他告诉记者,无人机大会之后,他又要赶往另一个城市和国内顶级的冷泉真人秀拍摄团队共同录制《蜜蜂少女队》又一档由华少亲力打造的大型真人秀栏目。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他要每周穿梭于北京和节目拍摄地之间,飞行20多次。谈到自己这一年繁忙的行程,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在这一年中乘坐航班的飞行线路图,手机地图上密密麻麻重合交错的路线记录了这位飞手的奔忙工作轨迹。
享受工作的张陟。
环球网记者: 航拍也是辛苦活儿,您有没有想过放弃?吸引您做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张陟: 我做航拍是出于兴趣,并没有想过会干多久。如果有我认为具备拍摄价值的内容,再辛苦我也会去拍。说句实话,这个行业很辛苦,尤其是跟摄制组一起走的时候,真的很累。有时候为了抢拍几个镜头,需要一天连续奔波几百公里,一天拍8到10场拍摄工作。普通拍摄团队结束拍摄后把素材拷贝就可以了;但是航拍团队的设备多,东西琐碎,每天给设备充电、整理素材就要很久,还要花很长时间检修机器,核对设备单,保证第二天拍摄顺利。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
2025-04-24 10:27
2025-04-23 10:17
2025-04-22 13:08
2025-04-22 13:07
2025-04-21 11:03
2025-04-21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