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垂直起落也可以滑翔飞行拍摄的 SkyProwler)
不过由于操纵者无法实时查看无人机的飞行环境,单从结构上发展是不能够提高飞行时的安全性,甚至还会有坠毁的可能。如果要避免外界影响所带来的事故,无人机还要具有自主避障的功能。
智能避障与随动跟拍
前日大疆公司发布了其下一代无人机的概念模型 Phantom X,它具有随动跟拍,用移动设备控制无人机阵列等功能。如果想让无人机实现跟拍、阵列飞行的话,无人机必定要有一定的自主避障和距离探测的功能,这也可以说是定义无人机是否进入下一代的分水岭。
现阶段无人机主要通过图像识别和距离传感器两种方式判定飞行环境,从而做出像「保持距离」、「环绕拍摄」的技术。事实上,从当前技术进一步研究是可以实现自主避障的。但考虑到成本及无人机的体积,消费级无人机不得不在功能上做出妥协。
下面是由 MIT CSAIL (麻省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团队所公布的一部视频,在视频中的飞机能够以 30 mph 的速度在树林中自主飞行。而他们团队的研究方向正是开发以低成本实现无人机自主避障的算法。
就成本及体积因素考虑,对摄像头所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深度处理是一个非常节约资源的选择。无人机通过摄像头监测前向飞行环境,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环境并且做出路线判定。
2020-10-21 10:08
2020-10-11 11:52
2020-09-16 18:27
2020-09-01 08:21
2020-08-27 16:24
2020-08-13 08:54
2020-08-11 17:29
2020-08-04 16:41
2020-07-27 11:49
2020-07-13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