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分析 > 正文

深圳无人机是怎样成为全球明星的

2015-11-12 17:11 性质:转载 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国外无人机的应用比国内更加广泛,时间上早几年,不过在多旋翼无人机产品上,目前国内与国外基本同步,甚至是我们走在前面的。”张显志告诉记者,因为研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国外做无人机的企业不少都是大公司,而一电科技拥有小公司的高效率,设计创新能力强,在运动摄像机方面的多年积累再加上无人机方面的研发突破,又处于创新能力强、配套条件好的深圳,因此推出了很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张叶还告诉记者,一电不仅在深圳有自己固定的研发基地、生产基地,而且2012年在美国开办了工厂,在德国法国香港等设立了分公司。同时,在涉足无人机领域之前,一电已在外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很多行业里最好的客户、供应商,这对无人机产品在全球市场的铺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一电无人机约80%销往国外,约20%在国内销售,价格从几千元至一两百万元不等。2014年下半年,一电科技针对民用领域新推出的无人机产品先在美国、欧洲上市,后在国内上市。过去半年多来,一电无人机已在苏宁、国美、移客数码等渠道销售,希望加大力度让更多人享受到军工品质的民用无人机。张叶称,一电科技销售额连续三年增长率超50%,无人机业务今后几年预计将成倍增长。

    趋势剖析

    无人机业务成“金矿”,是否会迎来低端竞争?

    随着无人机领域受到的关注越来越高,各类企业和资本也蜂拥而入。

    “有些企业在无人机方面什么积累都没有,就是有钱;有些企业只是有一个创意或者很小的技术,都来做无人机。”张叶近年来注意到,很多人将无人机看作“金矿”,入行企业良莠不齐,一些企业甚至只是将市场上的无人机外观微调一下就上市销售。

    大疆创新相关负责人今年年初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也表示:“山寨企业让我们防不胜防,有时候一项研究还在进行中,方案就被人偷去了。”在大疆创新看来,无人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来自国际巨头的竞争目前尚有信心应对,反而是来自国内“山寨”企业的竞争,有些让人“吃不消”。

    张叶告诉记者,民用航拍无人机的技术含量不太高,很容易被超越和模仿,所以未来的竞争应该是非常激烈的,这也是一电一开始就定位要做高端的原因之一。此外,民用无人机的应用上有很多门槛,未来一定会有管控和相关标准出台,所以民用无人机市场到底能走多远还有待观察。

    张叶提醒说,进入无人机行业的企业应该有自己的核心优势。

    在她看来,一电无人机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将无人机和原有运动摄像的优势紧密结合,“航”和“拍”两方面都有专业优势。

    “我们发觉所有的无人机都不是一体的,飞机、控制站、航拍器、前端的装备都是分开的,一电是全球唯一的民用无人航拍一体机。”据张叶介绍,一电无人机使用的是自己生产的机载摄像机,飞机与摄像机集成在一起,而不是后期再将摄像机装上去,这就决定了设计的方案和思路不同,而高集成度形成了产品的优势,操控就更方便、速度会更快,可以抗风、抗雨,在六七级风中、雨中都可以正常起降,也更加省电,在目前无人机最为“短板”的续航时间上形成自己的优势。

    《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有30处提到无人机,提出“重点突破无人机设计测试总装集成、一体化数字航空飞行控制系统、无人机用发动机控制系统、高精度飞行姿态控制系统、通用地面操控平台系统、无人机载荷系统、数据链通信及导航系统、机间信息共享控制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等关键技术”,此外,“研制微型无人机、智能无人机和高端航模等系列产品,重点培育中小微无人机在影视传媒、商业航拍、现代物流和城市规划、智能交通、警务通勤、应急救灾、地质水电、农林渔牧等领域应用。”

    张叶认为,深圳无人机产业未来应会迎来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低端市场的竞争也一定会更加激烈。

    民用无人机将迎来显著增长

    ■相关

    据中科遥感集团董事长王晋年在首届国际无人机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上介绍,随着我国对无人机产品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对国外相关技术的引入,整体来看,国内无人机发展比较快,民企逐渐增多,在军事、民用等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以农业市场为例,市场对无人机需求旺盛,但中国农业无人机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生产企业较少,相关产业链条也不完善。

    “中国农业航空作业占总耕地面积不足2%,是一个尚未真正启动的大产业。”中国农业大学无人机研究所副所长刘云玲在上述论坛上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在农业领域形成产品销售的无人机生产企业有40多家,主要来自航模或航拍生产企业、原农药生产企业、总参或中航系统企业,机型也五花八门,旋翼无人机用于航空施药、作物授粉等方面的效果仍在测试观察阶段。

    “过去5年,全世界无人机需求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王晋年援引美国蒂尔公司的研究称,目前世界民用无人机尚未形成实质性的市场,预计在未来10年,随着需求的增长和管理措施的日益完善,世界民用无人机市场将逐渐形成。一旦民用无人机的耐久性和使用成本得到解决,民用无人机市场将出现显著增长,预计未来10年民用无人机市场份额约为85.6亿元。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