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空军可以使用小型和微型无人机保护和防御空军基地。除了战斗和战斗支援任务外,无人机还可以在内部安全、反叛乱、沿海监视、监测专属经济区、国土安全和商业冒险等非军事任务中发挥作用。但是,军事行动和安全相关活动间的明确界线正在日益模糊,因为很多行动由军队和安全部队共同发动,以支持国家的目标。
印度政府已经在纳萨尔派武装出没的地方部署了无人机,用于收集阻止或应对其攻击的实时情报。在丹德瓦达(Dantewada)大屠杀中76名保安人员被打死,之后印度内政部(Home Ministry)决定部署无人机。印度的经验表明,无人机行动只有很好地协调,才能及时提供情报。只搭载光电传感器的小型和微型无人机,不能侦察到森林覆盖地区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红外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搜索者”(Searcher)和“苍鹭”(Heron)等中空无人机在这种情况下的侦察效果最佳,但是信息在经过指挥中心分析后才能通过数据链路传递给野战部队。高空飞行无人机上的多种传感器产生大量数据,然而通过这些大量信息收集到的情报只有及时地传递给野战部队才能发挥作用。
作战样式
无人机制造商极力赞扬其产品的技术能力和在各种情况下对地面作战支援的潜力。在单独的展示中,无人机似乎能够解决战场上部队遇到的所有问题。美国部队、北约部队以及美国中央情报局对无人机的成功运用强化了这种观点。对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和科索沃的无人机运用分析表明,当常规部队可能互有攻守时,事实情况并非如此。一些突出的观察结果是:
·在“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和联军部队完全占据空中优势。
·在“沙漠风暴”行动期间或者直到推翻伊拉克政权,无人机极少受到物理和电子威胁。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叛乱行动中,敌人没有能力对无人机的飞行进行电子干扰。
美国中情局在巴基斯坦执行的行动得到巴基斯坦政府的默许,确实有能力击落无人机的巴基斯坦空军没有以任何方式阻碍这些行动。事实上,在致命的防空与电子战环境下无人机作战行动的效果,将同曾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无危险的敌方防空环境下的无人机作战行动效果不一样,最近的两次事件验证了这一事实。2012年11月1日,两架伊朗战斗机拦截并射击美国的“捕食者”无人机,而美国人声称这架无人机正在波斯湾国际水域上空飞行。然而,此次攻击并没有击毁这架无人机。2011年12月4日,伊朗网络战部队在伊朗东北部卡什马尔(Kashmar)劫持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架RQ-170“哨兵”(Sentinel)无人机,该部队称其通过干扰控制命令与欺骗全球空位系统坐标相结合,使这架无人机相信其正在大本营着陆。
持续的无人机行动已经表明,其安全飞行记录一直引起人们关注,特别是在着陆时容易发生事故。然而,对无人机操作员加强训练,可以使事故减少到能够接受的水平。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无人机在空中或者在地面运行时也存在风险。
通信问题
无人机指挥与控制相关的通信基础设施是行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无人机设计必须权衡考虑机载智能设备与数据链路容量。无人机越依赖操作员远程遥控操作,两者间必须传输越多数量的数据。中转实时视频的侦察系统需要具备带宽功能。
美国的无人机运行严重依赖卫星通信,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新一代无人机的通信需求很可能超出可用的通信卫星能力。印度武装部队和电信部的通信规划人员需要考虑可以利用的带宽、数据链路升级、发射器和接收器间的距离、网络基础设施、系统的检测能力和安全性,同时还要设计印度未来无人机运营的所有需求。
系统可靠性始终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要素,为应对故障或通信系统衰退必须留有余地。如果无人机每天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的数量从1次增加到10次,那么通信需求将呈指数级急剧增加。操作人员和无人机之间通信利用无线电频率波段或者超高频波段卫星通信,而这两个波段很容易受到干扰、欺骗和拒绝。因为不同国家通信频段分配不同,所以频谱分配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领域。电磁频谱商业用途销售限制了军事应用的有效性。目前正在研究以激光通信作为替代方案,但是其容易受到恶劣天气影响和和视线限制。
结论
无人机系统通常比有人驾驶飞机便宜,最初设计理念预计无人机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可消耗性飞行器。然而,随着搭载昂贵的先进传感器,现代无人机不被认为是可消耗性的。目前,无人系统需要许多操作人员,如果说不比有人驾驶飞机飞行员数量多,也和他们的数量大致相当。
例如,尽管“死神”无人机是自动驾驶,但是其仍需要一个由3名操作员组成的机组,其中1名负责飞行,1名负责操作传感器,1名负责军事情报联络。另外2人必须部署到前沿机场,在这种无人机起飞与着陆期间用视距无线电设备对其进行引导。将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减少人力需求。
近年来,无人机已经在许多战斗地带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非常规作战需要减少作战风险和人员伤亡,无人机已经成为军事行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预测,将来无人机独自就能够决定作战成败,通过使用机载规避系统实现“感知与规避”,将可以在民用空域飞行,并且可以通过“相互加油”实施全球打击。
但是,在可预见的将来,无人机还需要人员监管,不会实现完全自主。在作战地带,无人机的使用极大提高了己方的战斗士气,并对敌方造成心理影响。然而,国际社会正在质疑使用机器人同人类作战的伦理问题。
无人系统为军队带来了许多优势,甚至有人认为,联合攻击战斗机(Joint Strike Fighter,即F-35战斗机)将是美国空军采购的最后一种有人驾驶喷气式战斗机。可是,这种无人驾驶飞机的想法也背离了以空中机组人员为中心的理念,这种理论界定了空军,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无人机不可能在全方位的空中作战中完全取代有人驾驶飞机。
2022-07-07 11:02
2022-06-15 10:42
2022-06-06 10:10
2022-04-22 11:19
2020-12-04 18:50
2020-11-18 14:48
2020-07-07 16:47
2020-06-24 19:33
2020-06-16 22:14
2020-06-15 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