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人员有条不紊开展作业
将可控放电避雷针安装到指定位置
任务完成,返回
此次检修工作所用的避雷针
支架以及附件
单套整体重量100公斤左右
无人机飞3趟
半个小时左右可以运送完1套材料
此次检修共完成12基铁塔
共24套避雷针的安装
运输效率大大提高
本次运输的无人机属于中大型多旋翼无人机,最大荷载重量为50公斤。从无人机起始点吊装起飞,将工具材料“空运”到铁塔上方悬停配合作业人员取下,到返航飞回起始点,不超过10分钟。同样的距离,若采用人工搬运,一个来回至少需要1至2小时。
现场可配备柴油发电机进行电池充电,10分钟充满,一块电池电量用完的同时其他电池早已满电“蓄势待发”,实现吊装运送作业无缝衔接!
安全风险大大降低
以往将工具材料运送到塔上一般采用人工背负或绳索吊装的方式,本次检修作业安装可控放电避雷针的附件材料均重达二、三十公斤,人工背运不便且安全风险较高,容易导致高空作业人员疲劳,增加作业风险。
本次开展不停电检修作业的杆塔几乎为500千伏双回垂直排列,普通绳索吊装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必须与带电体保持足够安全距离,双回垂直排列线路的特殊性几乎无法使用普通绳索,若使用绝缘绳索,就会产生诸如绝缘电阻检测等其他工作流程,无形中增加劳动强度和作业时间。
此外,无人机替代人工搬运还有效规避了作业人员在徒步爬山搬运过程中被小动物、毒虫咬伤,以及中暑、过敏等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
节能环保大大提升
500千伏鲁昆甲线、草和甲线等线路途经区域山高谷深,植被覆盖茂密,有的地方还需要坐船才能到达,使用无人机运输,能有效减少人员运送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植被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楚雄供电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
无人机不断运用到
电网建设和线路设备运维检修中
下一步
楚雄供电局将在智能装备和技术
的深层次应用领域继续探索
让无人机这一“利器”
在电网建设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中
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024-07-11 10:08
2024-07-02 10:07
2024-06-28 08:37
2024-06-27 10:07
2023-11-21 10:27
2023-11-20 16:04
2023-11-20 15:59
2023-11-20 15:57
2023-11-20 15:51
2023-11-20 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