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无人机为万亩木耳保驾护航”

2021-06-07 09:13 性质:转载 作者:多彩贵州网 来源:多彩贵州网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1934年,冬。红军长征至剑河时,毛主席脱下自己身上的毛衣送给身穿单衣、沿路乞讨的苗族母子。87年过去了,当地百姓依然被这个故事、这件充满着领袖人民情怀的毛...

1934年,冬。红军长征至剑河时,毛主席脱下自己身上的毛衣送给身穿单衣、沿路乞讨的苗族母子。

87年过去了,当地百姓依然被这个故事、这件充满着领袖人民情怀的毛衣温暖着、激励着……

今天,剑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苗侗同胞的生活“如愿”吗?

在党史学习教育火热开展之际,多彩贵州网记者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路,用镜头记录剑河人民传承红色基金、围绕“四新”抓“四化”、感恩奋进创造美好生活的精彩故事。

芳菲五月天,正值好时节。

漫步在剑河县关口万亩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基地,远远望去,方圆5平方公里的山坡上,摆满了密密麻麻的木耳菌棒,一些穿着苗族服饰的村民正忙着除草、施肥。

剑河县关口万亩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基地

45岁的周彰永是剑河县柳川镇关口村村民,上有耄耋之年的父母,下有在读书的两个小孩。为了生计,他在外务工多年,已倦于在外漂泊的日子,一直想有机会回家发展。

2020年7月,正值基地用工高峰,回村的周彰永成为了基地上的一名水电管理工。

“每月收入4000元,要比在外打工少一点,但是没有房租的花销,这样算来,就比在外面打工收入高了,也过得踏实。”提起现在的生活,周彰永很是满意,一脸喜色,“爱人也在基地务工,做些采摘木耳的活,一天就能赚100块钱,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近年来,剑河积极盘活林地等资源,特色化、高端化、差异化、规模化发展以食用菌“一县一业”为主导、多种业态并存的林下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使群众实现山林田土流转有经济收入、农民就近务工有长期工资性收入。

“只有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才能真正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剑河县鸿源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庭辉说。

为保证产品的绿色无污染,除了不打农药等传统手段外,基地大棚里安装了温湿度传感器,用无人机观测病虫害等,为万亩木耳保驾护航。基地还提高了灌溉水平,实现自动滴灌设施全覆盖。

基地内,规模化种植的黑木耳

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让这片热土焕发出蓬勃生机。

下一步,基地还将继续流转加禾村、基佑村等村寨土地,扩大种植黑木耳500亩以上。同时,集中发展黑皮鸡枞菌、羊肚菌等高端菌种和订单式中药材种植,充分利用林下资源优势,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示范区的经济效益。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