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大疆车载:自动驾驶,我来了

2021-04-14 08:41 性质:转载 作者:GeekCar 企鹅号 来源:GeekCar 企鹅号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智能汽车这个火热的赛道,从不缺乏热烈的追逐者。在近期各大互联网公司前仆后继的官宣「造车」的同时,一位悄悄蛰伏多年的硬核玩家——大疆,终于官宣了旗下品牌...

智能汽车这个火热的赛道,从不缺乏热烈的追逐者。在近期各大互联网公司前仆后继的官宣「造车」的同时,一位悄悄蛰伏多年的硬核玩家——大疆,终于官宣了旗下品牌「大疆车载」,大疆车载向汽车企业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正式进军自动驾驶领域。

根据大疆内部人士称:大疆车载相关业务已经做了五年。大疆孵化的子公司 Livox激光雷达产品也在即将发布的小鹏 P5 上亮相。

与近期汽车行业流行的「期货式」官宣相比,大疆五年磨一剑、直接落地的举动显得颇为低调。而更让大家惊叹的是,大疆这个无人机巨头,居然早就跨界到车圈了?!

从无人机到自动驾驶,大疆谋划已久

提到大疆,大家想到的是一家无人机领域的独角兽公司,占据了全球 80%的消费无人机市场。事实上,如果把大疆过去蓬勃增长的十几年看作无人机蓝海的话,如今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已经摸到天花板了。受功能所限,无人机用户主要还是相对小众的玩家,原本就不大的用户基数,还要面对各地陆续推出的限飞政策。因此,大疆在前几年开始涉足工业化场景,比如各种农业植保无人机,同时也在寻找无人机之外的道路。

早在 2016 年,汪韬自己在采访中说:无人机市场即将接近饱和,大疆的收入达到 200 亿元也就到顶了。大疆披露的最后一次融资发生在 2019 年,估值高达 240 亿美元,如此高的估值,大疆显然需要寻找一个更大的市场来承载。

因此,就在汪韬预计无人机市场即将饱和的 2016 年,大疆把破圈的目光投向了被称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皇冠」的自动驾驶,大疆孵化的子公司 Livox 和负责自动驾驶业务的「大疆车载」,都诞生于 2016 年。

2020年底,大疆在找的汽车电子相关岗位

凭什么做自动驾驶?大疆的专利有话说

无人机与自动驾驶,一个在天上飞,一个在地上跑,看起来好像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想想,两者的关系却很密切。毕竟无论是飞机还是汽车,要实现无人驾驶,都需要在技术上做好环境感知、数据处理、路径的决策和规划等等,两者需要面对的环境不同,但底层逻辑的需求却有相通之处。而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的成功,已经向大家展示了它在感知、算法、避障等方面的实力。我拿出了「我们翻看了 2 万条专利,试图拼凑出小米汽车的样子」的杀手锏——翻专利,去看看大疆车载在闭关修炼的 5 年里做了哪些准备。透过专利我们发现,大疆首先做的,就是把自己在无人机积累的优势,在自动驾驶上放大。

大疆关于自动驾驶的专利,有 50%以上与自身已有积累的传感器硬件和视觉识别算法相关。比如,「用于自主驾驶的感测组建」提供了多个激光雷达单元来感知车外情况;「一种车辆以及用于安装于车辆的侧后视镜」将激光雷达和视觉传感器安装于后视镜,来提高整车传感器的集成度;「图像立体匹配的方法和辅助驾驶装置」和「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移动平台」分别利用多目摄像头和传感器等多重传感器融合,将二维视图构建成三维视图,提高图像立体匹配精度和抗噪能力;「处理点云的方法和装置」利用点云多次叠加使摄像头拍到的图像更加直观可视化,便于在倒车、变道时精细化操作。

专利「处理点云的方法和装置」

针对「车道」这个之前在无人机领域没有涉及到的「新目标」,大疆利用「道路结构信息的提取方法、无人机及自动驾驶系统」「车道线地图的维护方法、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图像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等专利对车道线、车道环境等数据实时更新,确定车道分组信息、路面情况等,同时生成俯瞰车道线地图,实现对智能驾驶的准确指导。

专利「图像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除了关于传感器和算法的专利外,大疆还有大量关于驾驶模式切换的专利,比如「用于在可移动物体的手动控制与自主控制之间进行切换的技术」「车辆控制系统与车辆」「自动驾驶车辆的控车系统和自动驾驶车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报警控制方法、设备及自动驾驶车辆」等等,大疆针对不同情况设定了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的切入切出规则、预警条件,相当于给自动驾驶设置了保护开关。这些专利也告诉我们,大疆从一开始瞄准的,就是需要频繁切换驾驶模式的 L3 级以上自动驾驶。这也很符合大疆一贯创新和挑战的作风。

只有无人机的积累,还远远不够

写到这里我在想,把无人机在空中三维状态下的感知和控制技术,运用到二维的地面汽车上,是不是「降维打击」,简单得多?事实上恰恰相反,在地面上行驶的汽车虽然少了纵向的控制,但是面对的环境要比无人机复杂得多,不然也不会引得无数公司在自动驾驶项目上折戟沉沙。

比如安全性方面,我们能接受无人机在极端环境下「炸机」,但绝不可能允许汽车频繁出现失控的情况,对产品本身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的要求高达百万级。同时无人机的飞行环境要简单得多,在天空最多遇到几只不按规则出牌的鸟;而自动驾驶汽车要面对地面上复杂的障碍物,多变的路况,随时出现的不守规则的车辆和行人等等,这些都对车辆的智能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在路径规划方面,无人机只需要设置起点和终点,中间的路径规划精确度并不高,也不会影响飞行效果;而智能汽车路径规划的精度目前已达到分米级,随着自动驾驶程度的提升,精度可能需要到厘米级甚至更精确。

这些都给大疆切入自动驾驶领域带来了挑战。也许大疆选择在车载事业部成立五年后才走到大家面前,正是在一一将这些挑战打破。

大疆 vs 华为?

提到大疆,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另一个中国科技新生代的代表——华为。两者都在各自的领域占有领先地位,都在研发上采取高投入,都注重自主创新。如果说之前两位还是「独自美丽」,那大疆车载的亮相,让两者在智能汽车这个火热的赛道里正面相逢了。二者甚至选择了有点类似的路线:大疆,专注于智能驾驶系统机器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华为,宣称「华为不造车,华为帮助汽车造好车」。双方瞄准的都是智能汽车时代,增量市场 tier1 的目标。

目前看来,华为的体量更大,在汽车行业涉猎更为广泛,并不限于自动驾驶,几乎涵盖整车的全部零件;而大疆现阶段主要针对的还只是自动驾驶硬件和软件方面。至于大疆是否会通过自动驾驶,切入更大的汽车市场,还需要时间给我们答案。

最后

虽然目前智能汽车这个赛道,已经显得颇为拥挤,不过自动驾驶这个蛋糕,正是需要像大疆这样的科技公司入场,才能越做越大。

大疆在无人机领域打造出来的产品口碑和技术壁垒,以及对人才的吸引力,无疑都是他们跨界自动驾驶领域的助力,究竟要在汽车这个赛道上走多远,就要看大疆的野心有多大了。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