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执法新科技:无人机自动执法巡查,大数据精准发现马甲船

2020-12-24 10:55 性质:转载 作者:上观新闻 来源:上观新闻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长江禁渔,并非只禁捕鱼

长江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意义重大。今年1月1日起,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正式施行。和此前一年一度的春季禁渔期不同,十年禁渔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面对长江已经“无鱼”的窘境和日益恶化的生态,十年禁渔堪称保护长江的百年大计。

然而,一些非法捕捞人员以为只要不是捕鱼,就不算违法?12月16日,上海市公安局边防和港航公安分局在工作中获悉,有不法分子在浦东新区通源东路大治河水域附近滩涂非法捕捞蛸蜞,即派民警赶往现场。经一夜蹲守,12月17日清晨4时30分许,民警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并在他们驾驶的车辆内发现刚刚非法捕捞的蛸蜞400多公斤。警方初步查明,3名犯罪嫌疑人一直从事水产品销售,根据不同时节向在浙江的下家提供相应水产品,此前他们已连续5次非法捕捞蛸蜞达750公斤。“长江禁渔,并非只禁止捕鱼,也禁止捕捞其他长江流域的水产物。”

民警将收缴的蛸蜞放生回长江水域

非法捕捞是破坏长江生态环境比较常见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是执法监管的重点。长江上海段流域广、岸线长,执法监管任务繁重程度可想而知。

“非法捕捞团伙的作案时间往往在深夜,地点多是无人偏僻处,且流窜作案居多,给执法带来一定难度。”对此,上海市公安局边防和港航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朱明煜介绍,严打震慑下,有些不法分子变换犯罪手段,将犯罪活动由白天转到夜间、从网下转为网上,变固定作案为流窜作案。

“执法困难大,但我们的决心更大。”朱明煜表示,上海警方始终紧盯组织化、团伙化犯罪,重点理清犯罪团伙组织结构、利益关系、勾结方式等情况,实现打击效果“由江到岸”“由捕到销”的延伸,切实斩断产业利益链。“我们侦破的每起案件,必须查清犯罪嫌疑人身份、作案渔具来源、船舶类别情况、贩销渠道、犯罪所得,确保查实打透。”

滚滚长江水,连着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涉及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众多政府职能部门。目前,上海已建立联合执法协作机制,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地方互动协作,整合执法资源、形成执法合力、封堵监管漏洞。

“现在打击非法捕捞不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单位的事,执法更多由公安机关和综合执法部门共同承担,形成水陆联动综合执法态势,工作重心由打击现行犯罪向清缴作案工具转移,已基本实现区域联动、共同打击的新局面。”朱明煜说。

统筹协调执法打击和防范治理,在上海,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加入“长江禁渔”。紧扣捕捞、运输、销售三大环节,相关地区党委政府与公安部门配合协作,积极开展“清船”“清网”工作,与重点水产品经营户签订告知承诺书近2000份,收缴涉渔“三无”船舶49艘、网具465具。相关地区还专门安排人员,做好本行政区域内长江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就业帮扶、减船拆解等工作,从源头落实长江禁渔工作。

执法新科技:无人机自动执法巡查,大数据精准发现马甲船

落网前,潘某团伙没有意识到,一双功能强大的“眼睛”已经在夜空中盯了他们很久。也是这双“眼睛”,帮助民警记录这一团伙非法捕捞的全过程,形成完整的视听证据链。

警务无人机在空中“监视”着潘某团伙用于非法捕捞的船只

这双“眼睛”就是一架警务无人机。跟一般无人机不同的是,日常巡逻中,警务无人机发现可疑人员前,执行巡查任务的无人机不用操作员在地面实施操作,而是自动飞行。

依托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和“智慧公安”建设赋能,上海公安机关构建一张智能长江水域防护网。“我们会同农业委,在长江口多区域设立无人机站区,建立定时巡逻机制,配合执法船艇开展同步巡逻,构建一张立体、智能的长江水域防护网络。”上海公安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电子巡航系统”、无人机高空探测、红外识别等技术,及时掌握非法捕捞船只动向,实现多维度风险预警。

随着禁捕退捕工作开展,长江上海段的正规渔船和涉渔“三无”船舶陆续被收缴。其中,各种类型的“三无”船舶因涉及多部门监管,存在种类杂、分布广、隐蔽性强、作业方式多样等问题,识别定性难度较大。非法捕捞的作案手段不断升级,各级执法部门也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开展多轮次、全方位联合执法。

着眼于建立长江禁渔“智慧防控”体系,上海警方在沿长江、沿海区域建设全覆盖的水域卡口系统。该系统主要由AIS、光电雷达、双光谱摄像机等组成,能克服水域环境广阔、气候坏境多变等复杂因素。通过多维度数据采集、计算、分析和研判,该系统实现水域人、船、物和水文信息等关键要素“全管控”,并能精准发现马甲船、幽灵船、非法捕捞船以及其他特定船只,为打击各类水上违法犯罪活动提供有力支撑。

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框架下,上海公安机关还联合农业农村(渔政)、市场监管等部门搭建打击非法捕捞犯罪信息化平台,重拳打击涉渔领域违法犯罪活动。“通过信息化平台,不仅能了解全市渔民、渔船、餐饮场所、涉渔警情等信息,还能实时查看全市各水域视频监控画面并进行预警,整合所有数据并建立指令流转反馈通道。”

相较于事后惩罚,事前防范才是对长江生态环境更好的保护。上海公安机关表示,将进一步加强长江口禁捕管理区管理,紧盯长江沿海重点水域、内河航道、在册客货运码头、黄浦江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等,努力实现感知端100%覆盖,实行24小时智能监控,巩固和完善本市水、陆、空立体式监测网络。

长江禁渔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一位长期从事水上案件办理的民警深有体会,要改变被动打击现状,只有工作关口前移、切断作案源头,才是实现长江禁渔的最好办法。“除了对非法捕捞进行严厉打击,也要做好渔民的就业安置、普法教育等工作。”

123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