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侦-8,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是首次公开亮相,仅从外形来判断,这是一架具备隐形性能的高速无人侦察机,这是外界对此型无人机的最初认识。
在央视对参与国庆70周年阅兵武器装备的点评中,关于无侦-8的后续报道中,却称其为“临近空间”无人侦察机,就大大出乎了外界的预料,意味着无侦-8不仅是高空无人侦察机,而且还是具备我军特色的临近空间预警和侦察机。
所谓“临近空间”,是指海拔20-100公里,处于现有飞机最大高度和卫星最低运行轨道之间的空域,包括大气平流层、中间大气层以及部分电离层等三个区域,因此,也被称为“空天过渡区”,或“近空间”。
美军最早提出了临近空间飞行器概念以后,受到了科技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如何利用航空飞行器为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提供支援保障并保持太空优势,就成了强国军队的不懈追求。
无侦-8无人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可凭借在临近空间的飞行,用于情报收集,侦察、监视,以及给予己方通讯保障等,与卫星、预警机、侦察机等密切配合,进一步增强己方的信息优势。
由于无侦-8在性质上,与现有的航空飞行器截然不同,U-2这般高空侦察机,最大实用升限在2.5万米高度,达到了临近空间的底层,但目标特征仍然明显,易被地面雷达发现、跟踪和锁定,被远程防空导弹从空中捅下来,不仅执行任务的能力,而且生存都不易,U-2高空侦察机就曾被打下许多架。
无侦-8,长11米,宽5米,采用飞镖式大后掠三角翼布局,机翼后掠角有70度,机体光滑平整,没有垂直尾翼,动力装置为火箭发动机。
在其机背中轴线上有两个串列布置的挂耳,说明无侦-8可吊挂在运-20、轰-6系列轰炸机机腹下,飞到一定高度时在空中投掷,随即机上的发动机点火,以超音速状态,快速进入临近空间。
此外,无侦-8拥有可收放的前三点式起落架,具备了自主返场降落能力,在保持较长时间的高空飞行状态以后,在燃料耗尽以前,按照预编程序自动进入滑翔返航航线,以类似航天飞机返回方式在安全空域降低高度,在预定机场降落。
判断无侦-8具备最高50公里的飞行高度,6马赫的超高音速飞行状态,导致现有的防空体系即便发现无侦-8的踪迹,也难以用防空导弹将其击落,因此,无侦-8的存在,对现有的防空体系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
在未来有可能爆发的祖国统一之战中,面对域外势力有可能干扰我统一大业,在广阔近中海区域实施积极的防御作战的我军来说,由于无侦-8的横空出世,具备了在第一、第二岛链范围内,对外军动态以及海空目标的情报收集能力,特别是对海上航母机动作战群移动情况的掌控。
从国内外关于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报道来看,我军装备的无侦-8无人机,应该是全球第一款投入服役的临近空间飞行器,具备超高音速飞行能力的侦察机,标志着军工在这一领域的技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在战时,无侦-8可发挥隐形性能好,实用升限高、飞行速度快,以及机载探测设备先进的特点,隐蔽而持续地获取其他侦察手段难以获取的敌情,特别是海上航母作战群的移动,战斗机、轰炸机的部署和实时动态。
可将获取的情报,通过先进且保密的数据链系统,及时传回地面指挥所,或者直接用数据链与我军其他作战平台共享,为我方远程打击兵器提供目标实时信息和战场态势,引导精确制导兵器对敌重要目标实施打击,且能作出战场打击效果评估等。
无侦-8,对于我军近海防御作战,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体系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其部署在近中海上空,能够在临近空间飞行,构成临近空间预警、侦察体系,实施对第一、第二岛链重要军事目标的全覆盖。
2025-04-17 15:37
2025-04-17 11:00
2025-04-16 10:54
2025-04-14 10:21
2025-04-14 10:12
2025-04-14 10:10
2025-04-14 09:50
2025-04-11 10:30
2025-04-11 10:02
2025-04-10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