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后勤有保障,方能打胜仗,我边防部队无人机空投补给时代来临

2020-10-05 14:14 性质:转载 作者:东方新观察 来源:百家号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我们平时生活在城市里,新鲜的蔬菜、水果、鸡蛋、肉类等食物,天天都能吃到;然而,我们边防部队的哨所和执勤点位,我们最前线的官兵长期都很难吃到,他们基本上...

我们平时生活在城市里,新鲜的蔬菜、水果、鸡蛋、肉类等食物,天天都能吃到;然而,我们边防部队的哨所和执勤点位,我们最前线的官兵长期都很难吃到,他们基本上都是吃一些脱水蔬菜、干菜,还有罐头。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些哨所和执勤点位,位置太远、太偏、路太难走。以西藏军区某边防团的一个执勤点位为例,它驻扎在墨脱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密林当中,完全依靠官兵徒步接力背运补给物资。据介绍,从起点走到最前线,一般需要120人,通过两到三天接力,来完成物资背运任务。如果碰上天气不好的话,比如下雨下雪,时间还会长一些。

正是为了解决这些边防哨所和执勤点位老大难的问题,陆军后勤部今年已经在5个大单位组织开展了6项无人机空投补给试点,其中西藏军区已经有公开报道的就有三次,下一步还将在新疆军区继续深化作战,目的就是要打造无人智能化新质运输投送力量。

这预示着,我边防部队无人机空投补给时代已经来临。

而这个在目前全世界来说,都是开创性的,毕竟国外还没有这样成规模地做过。

无人机空投补给的优点明显,以前人需要3天走完的山路,无人机可能不到一个小时,就能点对点直线投送到位,物资补给量成倍增加。利用无人机投送,确保了物资运输途中的人身安全,战士们再也不用担心吸血的蚂蟥。而且,相比于运用陆航直升机,即使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无人机也可以自主起降,完成飞行。

西藏军区某边防连战士齐朕在墨脱已经服役4年,参加山上物资背运任务60多次。据他介绍,因为鸡蛋在背运过程中容易被打烂,以前很少吃到新鲜的鸡蛋。如今利用无人机投送,却能够轻易实现。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西藏军区的三次无人机空投补给情况。

第一次,青藏兵站部。

2020年9月,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进行了一次无人机模拟为前线部队送热食。得益于先进的餐厨装备和流水化的装配线,数百名士兵“4菜1汤2主食1水果”的前线豪华饭菜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因道路受损,配送车辆无法通行,无人机出动,“蜂群”式先行空投单兵自热食品和物资。此次演练探索了空地立体补给保障新模式。

这次演练中出现的无人机,是一种6旋翼无人机,6个机臂都是可折叠的,下挂一个方形空投箱。具有全自主飞控,支持航线规划、一键起飞降落、AB点飞行、数据回传、仿地形飞行、无电自动返航,GPS定位。

从视频我们能看到,士兵向空投箱里面放的是捆好的2个单兵自热口粮和5瓶矿泉水,当飞到目标上空后直接打开箱子空投,还有一架无人机箱子下挂了急救包,直接投送给了卫生兵用于伤员抢救。注意,这种直接空投的方式,主要是应急用的,热食是不能采用这种方式空投的,也就是说,最终热食还是需要运输车运输的。

第二次,川藏兵站部。

同样在9月份,在海拔4500米高原腹地,西藏军区川藏兵站部演练在补给车辆、人员遭敌阻断无法通行的情况下,向前沿阵地利用无人机投送热食和药品。

只见,地面车辆前行受阻,补给分队官兵从冷链车中取出快餐,进行加热后将热食、药品等物资分类装进无人机保温箱。不到10分钟,空投物资全部准备就绪,9名无人机操作手按照“战斗编组”依次拨动操纵杆,9架无人机如密集的“蜂群”成梯次升空,飞向“前沿阵地”。几分钟后无人机顺利抵达目的地上空悬停,缓降线轮将挂载的保温箱精准投送至任务地域,官兵们分组取下保温箱组,将快餐分发至每个战位。在“战场”上吃到热腾腾的饭菜,不仅能补充体力,还能提高士气。

这次川藏兵站采用的无人机尽管也是一种六旋翼的,但外形看上去科幻感十足,据悉是深圳某公司研制生产的战斧H16-V12特种装备无人机,最大载重能够达到25公斤,最大飞行高度5834米,最大飞行半径14.4千米,能够抗7级大风或中雨。该机性能十分先进,安装有多种先进传感器,能够实现六向720°避障,感知范围20-200米。该机具有智能飞行能力,能实时生成决策命令并执行规避动作以应对突发威胁,确保飞行安全。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