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60年代,在喷气式发动机支持下飞机飞得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快。关键是作为防空主力的战斗机,以及早先还威力十足的高炮对此显得无能为力,比如可以飞到20000米以上高度的U-2侦察机,也可以飞到3马赫速度的SR-71“黑鸟”侦察机。
为了对付这些目标,苏联研制了射程足够的萨姆-2防空导弹,也研制了米格-25高空高速截击机。我国作为后来者在这些领域还处于初级阶段,只能在引进萨姆-2防空导弹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升级,包括后来的红旗系列防空导弹,以及作为高空高速靶机的靶-6(模拟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
靶-6无人机
SR-71“黑鸟”超音速侦察机
靶-6无人机就是以萨姆-2为基础改进,配套一台CF-03B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可以让飞机达到2.5马赫最大飞行速度,以及20000米飞行高度。靶-6无人机于1964年开始方案论证,1969年实现首飞,和SR-71“黑鸟”处于同一时代。
靶-6无人机 三视图
回到主题“北京”4号无人机,同样是一款高空高速无人靶机,研发单位还是北航但研制时间更早。1958年7月,北京4号无人机开始正式启动研制,定位用于空空导弹和地空导弹打靶专用。
当时的设计思路是由载机平台,也就是母机(伊尔-28轻型轰炸机)带到空中进行投放,投放高度10000-11000米。母机投放后,由固体火箭发动机助推加速到2马赫,然后冲压发动机点火将无人机推进到足够的高度和速度。这可不是一次性飞行器,设计中含了降落伞回收能力,如果改装一下可能还具备一定战术侦察能力。
“北京”4号无人机基本性能如下,最大飞行高度20000米,最大飞行速度2.5马赫。高空高速飞行能力和后来的靶-6差不多,只不过续航时间只有3-5分钟,滞空时间短还是以打靶为主。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
2025-04-24 10:27
2025-04-23 10:17
2025-04-22 13:08
2025-04-22 13:07
2025-04-21 11:03
2025-04-21 11:03
2025-04-21 11:01
2025-04-21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