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无人机、水下声呐、救援机器人……“硬核”防汛,我们准备好了!

2020-06-12 09:41 性质:转载 作者:央视网 来源:央视网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随着更多新技术应用,洪水的预报期从原来的一天延长到三天。1998年,水利部门收集全国3300个站点的信息需要2个小时,作出不到100个站点的预报需要4个小时。而目前,收集全国11万处站点的实时信息,大概只需要10到15分钟的时间,制作或发布全国930条河流2300个站点的预报,只需要2小时左右。

水利部副部长 叶建春:加强了监测预警设施设备的维护完善,预警发布机制的完善,依托“三大运营商”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预警服务。

救援能力提升方面,消防部门组建了抗洪抢险专业队伍,其中省级救援队31支,支队级救援队119支,站级的救援分队是2088支,选拔了各类的专业队员是2万多人。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特种灾害救援处工程师 熊伟:除了开展水域救援技术训练以外,我们在舟艇驾驶、无人机的操控、急流救援、绳索救援、潜水救援等关键岗位的这些救援队员,全部通过了专业机构的培训考核,实现了持证上岗。

除了救援人员的能力更为专业,在设备投放上,应急管理部也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布置专业设备。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特种灾害救援处工程师 熊伟:省级支队级救援队伍都配备了无人机、水上救援机器人、水下声呐等高新装备,在内蒙古四川、西藏等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地区,配备了机动灵活的气垫船,在河北山东浙江等内涝多发地区配备了大功率的排水排涝设备。

为提升救援效率,目前各部门之间加强了应急联动,当江河超警超保时,水利部门就会向应急管理部通报预报信息。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特种灾害救援处工程师 熊伟:之前我们消防救援队伍属于被动接警,就是我们接到群众报警以后,才会组织力量赶赴现场进行救援,而现在我们这样的工作机制建立以后,在得到灾情预判的情况下,我们会在可能发生洪涝的地区预置我们的专业力量,也就是我们的专业力量等着灾害来,等着灾情来。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