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给珠峰“量身高” 为何不能用无人机替代人?

2020-05-10 10:16 性质:转载 作者:封面新闻 来源:封面新闻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5月9日,撤回前进营地的队员在营地附近取冰化水。 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摄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已进入登顶测量阶段,测量登山队将在近期合适的天气窗口向顶峰...

5月9日,撤回前进营地的队员在营地附近取冰化水。 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摄

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已进入登顶测量阶段,测量登山队将在近期合适的天气窗口向顶峰发起冲击,完成野外测量阶段的最后一步。

此次测量是时隔15年后,我国再次测量世界最高峰的高度,备受关注。如果成功,这将成为我国专业测绘人员首次登顶珠峰测高。

据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通报,受攀登路线上积雪的影响,登顶测量日期将比原计划推后。

4月30日拍摄的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测量登山队队长次落在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介绍,9日,原定前往海拔7028米营地的计划取消,全体队员将在前进营地继续休整,练习使用测量仪器,并进行攀登技能训练。目前,所有队员状态良好。10日,修路组将前往海拔7028米处探路,以判断北坳以下路段的流雪危险性,确定接下来的攀登日程安排。

自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行动测量登山队出发以来,不少人心存疑问,其中最大的疑问便是: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设备如此先进,为什么一定需要人攀登上去测量?不可以坐直升机登顶吗?不是使用测量型无人机吗?不能通过遥感卫星测量吗?

带着疑问,我们一起去看看专家怎么说。

4月30日拍摄的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