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编 | 董温淑
智东西4月29日消息,近日,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的研究团队利用肌肉传感器和运动检测算法,开发出一个“行为控制机器人”系统,能通过肌肉收紧来远程遥控无人机。
目前,搭载这个系统的无人机能够对8种手势做出反应,反应正确率达到81.6%。
利用机器人完成工作可以解放人类的生产力。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机器人和人之间达到较高的配合度。此前的研究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触觉、手势等角度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语音、触屏控制不够灵敏,已有的传感器系统也比较笨重。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认为让机器人理解人类的非语言指令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据此,他们研发出一款端到端手势控制系统。这个系统用肌电信号传感器接收用户手势,用算法判断指令内容,不需要进行繁琐的数据训练或校准,配套传感器的尺寸也比较小。
这项研究已经入选2020年人机交互国际会议(ACM/IEEE HRI),这是人机交互领域最重要的会议之一。
论文发表在计算机学术网站ACM Digital Library上,论文题目为《使用肌肉和动作传感器实现即插即用手势控制(Plug-and-Play Gesture Control Using Muscle and Motion Sensors)》。
论文链接:https://dl.acm.org/doi/10.1145/3319502.3374823
肌电信号与人体的运动意图相关。根据之前的研究,肌电信号和相关肌肉动力学之间的建模可被用于提升外骨骼、假肢等辅助机器人的性能。
本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尝试利用肌电信号传感器(也称肌电图传感器,EMG),将人类手部运动时的肌电信号传输给机器人。
用表面肌电电极从参与者的右上臂提取肌电信号,在肱二头肌短头和肱三头肌长头上放置24mm预涂导电胶的Covidien电极。前臂上的装置包括肌电图电极和一个惯性测量设备(IMU,由一个加速度计和一个陀螺仪组成)。
可穿戴式肌电信号传感器会差异化增强收集到的每对肌电信号。数据收集系统以1KHz的频率对肌电信号进行采样,并通过USB把它们传输到可视化仿真工具Simulink R2018b。
▲传感器捕捉肌电信号的过程
2025-04-25 11:15
2025-04-25 11:13
2025-04-24 09:06
2025-04-24 09:01
2025-04-23 09:09
2025-04-23 09:05
2025-04-22 09:30
2025-04-22 09:28
2025-04-21 10:13
2025-04-21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