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无人机第一股”亿航寻路三年,空中交通会是最终答案吗?

2020-04-28 09:34 性质:转载 作者:36氪 来源:36氪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 2018 发布的《无人机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在无人机应用场景中,航拍物流配送需求量最高,但无人机物流配送的应用成熟度偏低,这一结论放在今天仍然成立。

亿航在招股书中曾披露与永辉的无人机配送合作,该项目于 2018 年 6 月在永辉超级物种广州漫广场店启动试点,但该门店已于 2019 年 12 月关闭。

就双方的无人机配送合作,36 氪向永辉方面询问,对方回复称 " 目前暂时没有无人机餐饮配送的合作了 "。

此外,2019 年 5 月,亿航也与中外运敦豪(DHL)达成战略合作,并发布全自动智能无人机物流解决方案,该合作目前同样尚未有商业化方面的进展披露。

从无人机厂商到城市空中交通企业,亿航走了一条与大疆极飞迥异的转型之路。

目前来看,亿航未来理想的营收模式应该是转型为服务商,在为城市、物流企业等客户提供空中无人交通解决方案的同时,完成旗下载人级 / 物流 AAV 产品的销售,赚取服务费与产品销售两份收入。

只是现在大多数空中交通方案、无人机配送方案仍处于实验、试点阶段,其中的技术(如电池带来的续航短板)、监管限制,也并非亿航努力就能解决的,亿航需要做的,或许是在城市空中交通的理想环境到来前,继续在这一行业深耕,补足技术短板,等待相关政策成熟。

连续三年亏损,亿航需要长跑能力

过去三年,亿航均处于年度亏损状态,净亏损率从 2017 年的 273.2% 下降至 39.4%,从费用情况可以看出,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从 217% 下降至 47% 为亿航节省了大笔费用支出,研发费用也是亿航 2019 年唯一同比下降的费用科目。

亿航在 2019 年年报中解释称,研发费用下降是因为已经完成了旗舰产品亿航 216 的初步产品开发阶段,并将重点更多地放在了产品商业化上。

对于一家仍处于行业早期阶段的科技公司而言,亿航未来少不了费用投入尤其是研发费用投入来提升产品与市场竞争力,但过高的营业费用率也给亿航的利润带来了巨大压力。

好消息是,具体到 2019 年第四季度,尽管 60% 的营业费用率相较其他科技公司仍处于超高水平,但亿航当季度实现了经调整净利润(非美国会计通用准则)290 万元,同比扭亏。

身处一条巨头与巨头支持的创业公司密集的长跑赛道,亿航需要更强的造血能力才能生存下去。

图片来源:亿航《城市空中交通系统白皮书》

根据《城市空中交通系统白皮书》所列举的亿航与波音空客、Lilium 等公司的产品对比图,在城市空中交通这一赛道,亿航产品率先实现商业化,换句话说,亿航目前能取得的载人级 AAV 销售成绩,基本建立在竞争对手尚未正式入场的基础上。

未来的市场竞争如何,站在今天的时间节点或许还无法判断。但可以预见的是,能吸引波音、空客、腾讯、吉利、戴姆勒、谷歌创始人、Uber 等各路 " 势力 " 入局,城市空中交通这一市场一旦成熟,其竞争激烈程度或许不会低于其他无人机应用市场。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遇到大疆这样堪称 "Bug" 的竞争对手后,亿航选择了主动退出,并转向空中无人交通这一尚未成熟的市场。

如今在空中无人交通领域,亿航已经领先竞争对手将产品商业化,但这一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程度上仍将取决于技术、政策的成熟度。亿航只是先上了跑道,长跑才刚刚开始。

亿航智能(Nasdaq: EH)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科技企业,致力于让每个人都享受到安全、自动、环保的空中交通。亿航智能为全球多个行业领域客户提供各种自动驾驶飞行器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空中交通(包括载人交通和物流运输),智慧城市管理和空中媒体等应用领域。作为全球城市空中交通行业中,自动驾驶飞行器创新技术与应用模式的领军者,亿航智能不断探索天空的边界,让飞行科技普惠智慧城市的美好生活。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