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关关员使用无人机开展船舶适载鉴定 孙为旭摄
搜狐无人机综合报道 大连海关所属大窑湾海关使用无人机对来自韩国的"胜利奇迹"号进行船舶适载鉴定,这是大连海关首次使用无人机开展船舶适载鉴定业务。
适载鉴定是指对装运出口的易腐烂变质食品、冷冻品的集装箱、船舱、车辆等运载工具作清洁、卫生、冷藏、密固等适宜装载检查。货物装船前,海关派出关员进行登轮下舱查验,此种方式相对耗时,另一方面人员安全也存在风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众多加工企业刚刚恢复生产,为完成订单,出口货物急于装船。为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影响,大窑湾海关经风险评估,决定启用无人机辅助进行船舶适载鉴定。
海关查检关员在岸边通过查看无人机实时传送的高清影像,判别船舱是否达到适载要求。
通过这种方式,在疫情防控时期实现船舶查验"零接触"。
负责这批货物船舶的代理表示:"这艘万吨船有 5 个船舱,这次海关启用无人机只用了不到三十分钟就完成了以往人工双人查检 2 小时左右的工作,极大地缩短了通关时间,为我们节省了船舶靠泊费用。"
大窑湾海关查检一处副处长刘江伟介绍:"船舱壁角往往会藏匿着有害生物及植物残体,舱壁高而光滑,人工查检无法攀登。此次借助无人机辅助,实现了适载鉴定无死角,一定程度减少了人工上下船舱查检次数,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双双得到提升。"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
2025-04-24 10:27
2025-04-23 10:17
2025-04-22 13:08
2025-04-22 13:07
2025-04-21 11:03
2025-04-21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