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表演控制系统路由器
5月26日,16点17分,观山湖公园民族文化广场北面。一辆中型货车满载着五六十只箱子,驶入了民族文化广场。随即,货车通过了一个有四面围栏的空地。
执行这次无人机表演任务的深圳高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胡斯衔、肖霆等5名操作手,迅速安排30多名志愿者打开了箱子。
每一个箱子里面装了十架飞行表演的无人机。无人机浑身白色,头部有一个黑色的圆柱体,这是接收指令的天线,而它的腹部一个白色的灯泡,与我们平时所见的白炽灯大小相差不大。
高巨创新的辛政翰与同伴把两个30多米的皮尺在场地的两边垂直拉了起来,这是为526架无人机摆放划定位置的。另外两名操作手郝金翔、赵思成告诉记者:“每个无人机之间的距离是1.5米,在起飞之前摆放的是一个正方形,表演的时候,无人机分批次起飞,然后在空中按照指定的舞步设计进行编队。”
接近17点,30多名志愿者按照指令完成了无人机的安放工作。
胡斯衔是这次无人机表演地面操纵的负责人。据他介绍,这次无人机表演主要有两套系统,一套是定位系统,另一套是控制系统。定位系统就是指引表演无人机空中定位的系统,飞机能不能在天空中识别自己的位置就全靠这套定位系统。控制系统是由路由器搭建的局域网来实现对表演无人机的控制的。
很多市民都关心这样一个问题:这么多飞机在空中为什么不会打架?胡斯衔对此作了回答。他说,526架飞机在空中不打架,就是依赖于定位系统,它的精度已经达到了厘米级别,第一它能识别自己的位置,第二,操作人员提前在软件上面是把飞机的路径规划好了,飞行的时候无人机是全自动的,它知道自己的位置和路径,也知道别人的位置和路径,这样就避免了“打架”事情的发生。
胡斯衔还告诉记者:操作这样一个表演项目,团队只需要4个人就可以完成。其中,3个人负责定位系统控制系统的设备,一个人在电脑上进行飞行编队及图案变化对无人机的操控。
526架无人机飞行表演,全由贵州的本土企业———贵州观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全面策划并执行。该公司总经理叶柏凡是这次数博会无人机表演试飞活动及水幕表演的副总指挥长,他透露了无人机表演的整个策划过程。
叶柏凡说,此次526架无人机表演是迄今为止贵州最大规模的无人机编队表演,因此,公司从今年2月份就开始着手策划。为此,叶柏凡带着自己的团队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跟全国优秀团队进行接触和沟通,最后,通过比选之后,选择了深圳高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执行团队。
叶柏凡骄傲地告诉记者,通过整个团队100多个日夜的努力,终于有了今天的成果。这是贵州人在追求大数据发展过程中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
2025-04-24 10:27
2025-04-23 10:17
2025-04-22 13:08
2025-04-22 13:07
2025-04-21 11:03
2025-04-21 11:03
2025-04-21 11:01
2025-04-21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