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极飞CEO彭斌:无人机是开启智慧农业的钥匙

2018-01-04 07:34 性质:转载 作者:极飞科技 来源:极飞科技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近日,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17年度总结大会在华南农业大学国家精准农业航空中心展厅成功召开,几十位航空植保企业的优秀代表及...

  近日,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2017 年度总结大会在华南农业大学国家精准农业航空中心展厅成功召开,几十位航空植保企业的优秀代表及业内专家共同参加了此次总结会议。

  极飞科技创始人彭斌分享了对这个市场、行业的看法,以及极飞在农业无人机上的技术革新和明日餐桌的理想目标。

  演讲精华版整理如下:

  极飞对行业的思考

  无人机仅仅是一个打药工具吗?

  2017 年是极飞深耕农业的第四个年头,今年的营收总额超过 3 亿元。据调研,2017 年整个中国农业无人机市场有 6 亿左右的营收,也就是说,极飞获得了整个市场约 50% 的收入。虽然极飞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我们还没有看到整个行业,包括其他企业、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很多是思考维度上的局限。

  这个行业只是一个做打药工具的吗?当然不是。

  如果只是把无人机看作一个打药工具,没有人愿意从事这个行业,更不用说年轻人、大学生。我们希望,所有的企业都能带给这个行业更多有远见的东西,更多的价值输出。思维方式的改变,可以给行业带来更大的前途。

  无人机打药能赚钱吗?

  2014 年、2015 年、2016 年,没听到有人说他们做农业无人机盈利了。但是到了 2017 年,极飞有六七成用户盈利了。挣到钱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县城、农村有一两台飞机的小团队,一年回本,还能再买一辆皮卡车——在农村没有比这更挣钱的事儿了。

  当然,由于团队组织模式、运作效率等问题,并非所有人都盈利了。但总体来说,越来越多的行业用户开始转向盈利。

  2018 年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2017年 10 月 30 日之后,极飞以每天 50-60 场的速度在全中国的各个县城、农村里开展产品推广会,现在我们有 500 多个县级代理商,70 多家实体门店。预计到 2018 年 4、5 月份,极飞将有 1000 多家县级代理商,200 多家带有门店的经销商体系。

  在我们看来,2018 年最重要的事是渠道下沉,让更多人参与到飞防植保中去并赚钱,特别是年轻人。我们要设立专门的体系,帮助他们去做推广,去营销产品,包括发放各种福利,补贴推广费用等。

  如果这个市场未来有几十万台无人机,无论是做植保服务还是农药供应,都会有很好的收益,这是我们对整个市场体量的看法。

  极飞深耕农业的四年

  从 2013 年深耕农业到现在,四个年头里,极飞做了很多外界看不懂的事情。比如2014 年,我们所有研发人员都去到新疆的田里,进行封闭式的研发工作;2015 年开始,我们大量招聘大学毕业生,最多时招聘了 800 多人,组建自营植保服务团队。今天,极飞农业达到了 1000 多人的团队规模。

  2016 年,极飞成为了广州最大的无人机企业,还在浙江德清成立了极飞地理,年末在日本、澳洲成立了分公司,把这项业务推广到海外去。这是极飞的基本架构。

  极飞为什么做农业?

  目前,中国有 20.25 亿亩的耕地,每年的植保需求量是86亿亩次,农业总产值约 57635.8 亿元。中国有近 3 亿的农业生产从业者,农村人口比例平均每年下降约 1.5%,且农村中大部分是老人、小孩、妇女。五年以后,谁来干农活?

  未来,中国农业生产劳动者会越来越少,农业科技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这是我们做农业最大的背景。

  中国农业在耕、种、收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已经很高了,达到 65% 以上,而植保环节却还是以传统的手动施药为主。中国有 2700 多万台拖拉机,以此推算,未来无人机即便只作为一个打药工具,至少也有几十万台的体量;如果它不只是打药工具,应该是以几百万台的体量计算。

  中国耕地面积仅占全球耕地总面积的 10%,而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却占到全世界的 35%,这个浪费量是惊人的。国家提出,要在 2020 年之前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这意味着,未来农业一定需要有科技含量的产品。

  农业无人机的关键技术突破

  极飞的团队一直坚信一件事——无人机是开启智慧农业的钥匙。我们所有的产品研发思路,不是以廉价、以满足够用就好,不是以产品作为一个喷雾器这么简单的要求来设计的,而是力求赋予它更多的东西。

  我们认为,农业无人机需要至少 4 个关键性的技术突破——

  一是精准。如果无人机做不到精准,就只是一个普通喷雾器,无非是换个人作业,没多大价值和意义。

  精准包括精准飞行和精准喷洒两个维度。精准飞行是基于厘米级的 RTK 定位技术实现的,这两年我们通过大规模应用,大幅降低了 RTK 的使用成本。而精准喷洒的未来,是按处方图施药,我们通过 iRASS 智能离心雾化喷洒系统和AI技术等,来实现这一点。

  二是智能。无人机如果不智能,年轻人是不会来做植保的,因为他做这个工作很辛苦,没有幸福感。我们通过赋予产品更高的科技含量,让年轻人在使用时,更轻松、有幸福感,也降低了培训门槛,从而吸引更多人加入这个行业。

  技术上,首先是智能感知。如果无人机没有“眼睛”,怎么能被称为“智能”?我们的天目系统通过视觉的方式,让无人机能够绕行障碍物,大大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可能性;我们还通过合理设计喷头的位置,避免农药粘黏在镜头上,提高了适应性。

  此外,从 2015 年开始,我们就开始探索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在已经能够应用到病虫害识别、农田边界识别等场景中了。

  三是高效。高效是让年轻人挣钱的好办法。县级单位里,一个年轻人用一台设备,可以作业一两万亩地,这是用传统农业设备不可想象的。

  一控多机技术。我们的无人机,既能单独作业,也能组合 2-4 台同时作业,用一个A2 地面站控制。多个 A2 还可以跟 N 架无人机同时通讯,组合 10 架甚至 20 架无人机进行集群式作业。

  机器设计上也有很多讲究。比如整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出现故障后能快速维修;插拔式药箱,方便快速更换、清洗等。

  高效的服务。一些用户使用无人机打药不挣钱,是因为出了问题售后维修拖的时间太长了,耽误农时。我们的“无忧计划” 4000 元/年,每年有 70% 的用户会主动购买,极飞保障也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其实,用户是愿意购买高效的服务体系的,你做得好,他们就会对这个产生很高的信任度。

  四是安全先有精准飞行,以及合理的监控管理方式,才能确保安全。极飞的飞机从一开始就是要实名认证的,当时我们考虑的是内部监管的问题,现在来说,安全管理也是赢得政府政策和费用支持的关键。

  未来智慧农业体系

  极飞从两年前,就在讲农业无人机未来应该是精准、智能、高效、安全的,这已经是过去时了。

  我们认为,未来智慧农业,不应该只有无人机,还有其他与无人机相关的科技设备。上面这张图是我们对未来的构想,首先有天上飞的、采集农田数据的 C2000 智能测绘无人机,然后有在农田和果树上喷洒作业的植保无人机,它们都在进化,未来会更加智能化、易操作,成本也会降低;农田里还有 FM1“电子稻草人”——我们的智能监测站,以及马上要发布的 FM2 和 FM1 升级版,这些产品会更好地获取农田数据,给无人机提供更好的喷洒方案支持。

  除此以外,中国有 2700 万台拖拉机,未来一定会进行全自动、半自动的改造。极飞会依托整个农业智能化的平台,积极研发更多应用在农业领域的自动化驾驶设备,包括各式各样的农田机器人等。这是极飞在产品体系上的一个构想。

  最后,一家公司要被人尊重,不是看利润有多高,而是看对这个社会有多大贡献。我们相信,做农业无人机,做智慧农业,是一件非常有未来、有社会价值的一件事儿,因为它可以减少施药量、减少水污染,改善生产效率,最终可以保障食品安全。我们从 2016 年提出明日餐桌的概念,这是整个极飞人在做的一件事,是我们秉承的价值观。我们希望,明日餐桌上的食品更加安全、更加健康。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极飞科技)创立于 2007 年,是世界领先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公司,致力于用科技为农业赋能。极飞科技以“提升全球农业生产效率”为使命,通过开发无人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满足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对粮食安全的需求,为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创造积极的影响。

极飞的愿景是,构建一个满足人类未来 100 年发展需求的农业生态系统,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获得充足、丰富和安全的食物。成立 14 年来,极飞自主研发了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农业物联网和智慧农业管理系统等产品。通过构建完善的渠道体系,为农户提供智能、高效、经济的生产工具和数据服务;帮助农场解决劳动力成本高、生产管理粗放等问题。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极飞服务了超过 931 万农户、7.8 亿亩次农田,服务网络覆盖了 42 个国家和地区,同时通过线上知识服务和线下培训业务,培养了超过 9 万名智慧农业从业者,为全球农业的升级转型奠定人才基础。

极飞人相信,科技是最大的公益。用技术赋能农业,既是主营业务,也是极飞社会责任。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极飞的产品和服务累计为农户减少粮食损失约 821 万吨,减少农药使用超过 4.5 万吨,节水 1500 余万吨,减少农业生产碳排放 76 万吨。极飞科技也因此成为首家荣获农业科技界奥斯卡“最佳精准农业技术创新奖”的中国科技公司,首个荣膺路透社“全球商业责任大奖”的中国企业,并于 2020 年入选中国“十大智慧农业新技术应用模式”和联合国“十大数字农业与人工智能应用案例”。

与此同时,极飞科技还通过对科研、开发、制造和传播渠道的整合,不断推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在全球农业领域的应用和普及。如今,极飞已经在 20 多个国家设立了试验基地,与中国农大、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英国哈伯亚当斯大学、悉尼大学等知名研究院校建立长期合作,通过科研探索、人才培养和公益合作,践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2021 年 3 月 17 日,极飞科技完成 C 轮 15 亿元人民币融资,由高瓴资本、百度资本和软银愿景基金领投,成为资本、创新工场、越秀产业基金和广州新兴基金跟投,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农业科技领域最大的一笔商业融资。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