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轰轰烈烈的“双11”来说,结束交易后最关键的一步——“配送”,直接关系着用户体验。为此,电商巨头们纷纷招数百出。昨日,一架京东无人机,在成都市郊外完成了西南地区的首单配送工作,这也标志着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无人机配送,其安全性、技术成熟性、模式稳定性、飞行调度能力已进入实操阶段。
配送自动化
无人机帮快递小哥“跑路”
昨天下午2点,无人机准时从郫县鹃城站起飞。8分钟后,抵达德源镇永光村内的收货点,在离地面1米高度处悬停后,无人机开始“自动卸货”,随后自主返航,整个配送过程均为全自动化。
“虽然农村地区订单少,但路况复杂,如果遇上场镇集市的话,开车过来至少半个小时,现在还不到10分钟。”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确保达到小雨、5级风以下的天气状况下,无人机就开启了全自动送货。
不过,无人机任务目前是将货物从配送点运送至村里指定地点,然后由农村推广员配送给用户,并非是无人机直接送货至用户手中,仍是点对点的标准流程配送。
常态化运行
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京东方面表示,物流历来是“双11”最大的难题,而无人机正是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而生。截至目前京东无人机已完成超过1万分钟的飞行总时长,近万公里的飞行里程,超过1000架次的飞行次数。
据京东集团CEO刘强东此前透露,今年5月以来,京东无人机已获得了在北京、陕西、江苏、四川4省市的飞行许可,也规划了大量的航线。同时,为保证其正式投入日常配送任务,团队还针对“山区信号”“天气状况”等进行路测,最终勘测确定多条航线。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
2025-04-24 10:27
2025-04-23 10:17
2025-04-22 13:08
2025-04-22 13:07
2025-04-21 11:03
2025-04-21 11:03
2025-04-21 11:01
2025-04-21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