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研制新型隐形无人机,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击重点战场目标和地区目标,另外,隐形技术在新型轰炸机的研发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预计在2025年后,这些无人机和轰炸机将具备作战能力。
图注:翼身融合技术概念机
翼身融合技术,就是从机翼到机身的外形是平滑过渡,可以极大的减小阻力,增大机体内的可用空间,改善整机的雷达反射特性。当前美军的B-2轰炸机、无人战斗机等,以及未来的超高声速飞行器一般都是采用大后掠角的三角翼,翼型方面也有改进。
图注:彩虹-805高速无人机
实际上,研发隐身无人机的难度极大,采用翼身融合技术的隐身无人机是高端无人机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而外形对隐身的贡献最大,机身和机翼的外形是这类无人机的关键,既要考虑如何躲避雷达侦察,也要考虑气动特性,制造上在蒙皮接口之间的缝隙等技术要求也非常高,这都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难题。另外,由于飞翼布局的无人机没有垂直尾翼,控制起来非常困难,只能依靠电传控制系统,能研制这种飞翼布局的飞机,恰恰说明中国在控制软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图注:YB-35由诺思罗普公司研发
对于中国隐身无人机采用的翼身融合设计,事实上这种设计并不算先进。美军早在1943年就订购了13架YB-35型轰炸机,发展出YB-49重型轰炸机。
YB-49重型轰炸机总共配备7名机组人员,翼展52.43米,高6.17米,最大起飞重量88吨,最大飞行速度793千米/小时,最大航程1.6万千米。不过美军后来认为活塞式发动机的YB-35和YB-49已经过时,该项目因此被取消。由此可见,中国航空工业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相对于世界航空大国,仍是追赶的状态,切不可自满。
2025-04-24 09:06
2025-04-24 09:01
2025-04-23 09:09
2025-04-23 09:05
2025-04-22 09:30
2025-04-22 09:28
2025-04-21 10:13
2025-04-21 10:11
2025-04-18 10:43
2025-04-18 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