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贵港的喀斯特地形虽然创造不出乌蒙山这样磅礴的山脉,但高压线路经过的地势却也逶迤崎岖,随便一个山头,没费上半天工夫和汗水湿透衣裳是上不去的。10月13日,在无人机的帮助下,贵港供电局线路巡视员们却有如走泥丸一样,轻轻松松就把架设在高山上延绵十几公里的逢大线线路走廊游了一遍。
汽车轰隆隆爬上山头,停在一小块不算太大的空地上。无人机操控点选址很重要,这距离线路还有一小段距离,周围没有太多的障碍物,不至于因为太远或屏障而影响到飞机和遥控器的信号通道,巡视员们已经决定好选择这里作为无人机的起降和操控点。
无人机起飞了,高度十米,二十米,三十米……俯瞰下的线路走廊,峰岭被一圈圈山坳紧紧围着,山顶与山坳间是一条不算平滑的曲线,波纹一样夹着层次感,整个视野有如一张空间扭曲图,又好似一张粗糙的山水油画,整个画面都是郁郁葱葱的点缀,一条蜿蜒的小道若隐若现。 飞机慢慢攀升,画面也越来越小,某一刻,一条银线缓缓出线在屏幕中间,铁塔钉子一样把银线钉在山顶,把彼此孤立的山岭连成一块,这就是输电线路了,此时无人机已经来到线路上空。
调整好拍摄俯仰角和巡视角度,无人机开始在线路外侧低速掠过,高清广角镜头尽情扫描着每一个细节。不必说导线上的接头,或者是底线的树木,就连间隔棒上缺少的一个小螺钉,统统都逃不过摄像机的画面。没有了空间和拍摄角度上的限制,地面巡视的视觉死角和线树距离估算误差大的难题也就不存在了。正当镜头移动到某档线路弧垂附近的时候,此时线边的一片桉树林进入了画面。从四十五度俯瞰,桉树处在一个陡坡上,周围已经长满荒草,如果是在地面,肯定是难以找个合适的观测点判断线树距离的。视野中可以清晰看到桉树已经高出导线少许,边线的距离也可以准确判断达到紧急程度,因此班组立即安排人员对紧急树障进行砍伐。不仅如此,哪个范围的树木要处理,处理的数量有多少,在屏幕上都可以轻易地统计出来。
无人机巡视效率的好不仅体现在它巡视质量的好,同时也体现在它巡视速度的快。望山跑死马,走路需要两三个小时的路程,无人机从起飞到降落也就数分钟,这也难怪线路巡视员们用走泥丸来形容了。
2025-02-19 10:25
2023-09-22 16:12
2021-10-24 17:32
2021-10-24 17:31
2021-10-24 14:21
2021-10-23 11:29
2021-10-23 11:25
2021-10-23 11:24
2021-10-23 11:19
2021-10-23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