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机器人三大定律同样适用于无人机?

2016-08-31 11:17 性质:转载 作者:马宗锋 来源:无人机系统标准化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喷一喷无人机伤人这件事。无人机出没RM2016近日,大疆创新举办的RoboMasters2016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在深圳火热上演,本次“机器人”...

喷一喷无人机伤人这件事。

无人机出没RM2016

近日,大疆创新举办的RoboMasters2016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在深圳火热上演,本次“机器人”大赛最大的亮点之一莫过于是首次引入了“无人机”参赛。没错,无人机也属于机器人——空中机器人。


RoboMasters2016

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

当然,空中机器人的说法并不新奇,每年一度的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创始于1991年,比赛中要求空中机器人自主完成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该赛事从2012年起开始在中国设立亚太赛区。比赛一般在室内进行,所使用的空中机器人大多数是轻微型无人机。

“空中机器人”概念的由来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教授罗伯特•米切尔森是“空中机器人”概念的发明者,他认为无人机本质上是各种能在空中自主飞行的飞行器,是一种特殊的机器人——和地面“机器人”相比,它不具有人形却会飞;而与无人“飞机”相比,它又像“机器人”一样,有自己的眼和脑,能自己控制自己的行动。


机器人三定律

机器人三定律的提出

1941 年,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小说《环舞》中首次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不得伤人,或任人受伤而袖手旁观;除非违背第一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的命令;除非违背第一及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既然无人机也属于机器人的范畴,那么它满足了以上的三条定律了吗?

显然没有,至少现在没有,至少第一条就难以满足。无人机伤人事件时有发生,其潜在危险性也使无人机真正走向大众化路途漫漫。

无人机伤人事件频发


  美国连锁餐厅TGI Fridays的一次产品促销上,无人机撞上一名摄影记者,割掉了她的鼻子末端和下巴。


  在澳大利亚Geraldton Endure Batavia 三项全能比赛上,一架用于记录赛况的无人机撞向运动员,造成其头部轻微受伤,需要进行缝针治疗。


  2013年秋天,弗吉尼亚赛车公园举行奔牛节,用来摄影的无人机冲上看台,致多名观众受伤。


  2016年6月10日,一名男子在台湾日月潭操作一架精灵3无人机进行航拍,无人机意外失速坠落,迎头撞上一名妇女,致使其头破血流,当场昏迷。

某网友曝光,在普吉岛操作一架大疆“悟”进行航拍时,因遥控器黑屏致使飞机失控,为了不让飞机掉入海里,其助理伸手去抓飞机,致使右手食指和中指被割伤并进行了缝合。类似徒手抓飞机事件时有发生。

“炸机”时打开了安全伞,此设计可以降低对地面人群的伤害

2.新手易误操作

无人机对操作者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行业技术和知识,并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新上手的操作者因为经验不足往往会产生事故;

无人机飞手需经相关学习和训练后才能上手试飞

3.使用者的安全认识不到位

新上手的操作者往往误以为无人机是“玩具”,对其潜在危险性认知不足,往往在人员密集区飞行,或做出危险的动作,例如未停机时靠近、室内狭小空间操作、徒手接飞行器等,都有很大可能造成对操作者和周围人员的人身伤害。

靠近甚至徒手接抓尚未完全停机的无人机是极其危险的动作

无人机伤人,谁之过?

目前无人机伤人事故对消费者和厂家都造成了困扰,甚至产生法律纠纷。多数厂家宣称,大部分事故是由于使用者误操作造成,“不作死就不会死”。但笔者认为,厂家应通过改进产品的人机安全设计,降低使用者操作无人机的难度和出错几率。

四周设计了防护罩的无人机,可以降低对周围人的伤害

安全生产事故中,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事故占事故发生总数的88%。大部分研究报告指出是因为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而导致悲剧的发生,其实不然,即使专业的操作人员也会引发一些事故。调查表明此时事故的发生是因为操作者疏忽大意,精神状态不佳,在人机匹配减弱的情况下,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而进行了无意识操作。此时的行为有可能是误操作而直接引发事故的发生,也许是埋下严重隐患的行为。为了更加彻底、有效地降低事故的发生,应该从根本上设计更加和谐统一的安全人机体系来减少事故的发生。

未来发展趋势——智能化、人性化,人机安全设计要加强

无人机伤人事件频发,会对消费者造成“不好用、不敢用”的印象,拉远了与消费者的距离。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无人机将来的发展方向应该高度智能化、人性化,极大降低操作难度和可能发生的风险,不需要操作者考取证书或经过复杂培训,即可获得航拍、飞行的乐趣,如此才能进一步大众化。例如:PC计算机能普及就是因为降低了使用难度。

  人工智能的发展会给无人机带来新机遇

无人机研发者需要进一步研究人机分工及其相互适应问题。人机分工要根据两者各自特征,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高效、安全的目的。无人机的进一步智能化和可靠性的提高,可以帮助使用者做出更加正确及时的决策,降低使用者的操作难度和负担。作为一种大众化产品,无人机系统在运作时,要更加看重人的感觉、产品体验,保证人在最小代价下获得最高效率,使人的安全感得以提升。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