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无人驾驶飞行器,前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可以说有史以来最大的。虽然,苏联人对于其设计的初衷,是用来载人的。其伟大的处女航行,却是在无人驾驶状态的。上世纪80年代初,美苏在太空争霸,苏联解体前3年(1988年11月15日),“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完成了其惊鸿一瞥的无人航行,让世界为之震惊。
图片来自网络
无论从从哪个方面来讲,“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都完胜其竞争对手--美国人于1981年试飞成功的有人驾驶航天飞机。更要命的是,它还是有人驾驶。
说到它是世界最大的,有如下参数可以说明;该机“大小与普通大型客机相差无几,外形同美国航天飞机相仿,机翼呈三角形。机长36.37米、高16.35米,翼展23.92米,机身直径5.6米,起飞重量105吨,返回后着陆重量为82吨。它有一个长18.3米、直径 4.7米的大型货舱,能把30吨货物送上近地轨道,将20吨货物运回地面。头部有一容积70立方米的乘员座舱,可乘10人,设计飞行寿命100次。”(来自百度百科)。
而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小编目前查得美国人“全球鹰翼展35.4米,长13.5米,高4.62米,最大飞行速度644千米/小时,最大起飞重量11622千克。翼展和波音737相近,因此“全球鹰”是一种巨大的无人机。“全球鹰”机载燃料超过7吨,最大航程可达25945千米,自主飞行时间长达41小时,可以完成跨洲际飞行。可在距发射区5556千米的范围内活动,可在目标区上空18288米处停留24小时。”(来自百度百科)。
无论是起飞重量、运载能力、飞行速度、留空能力等,全球鹰都无法和二十多年前的暴风雪相提并论。更何况,依照当时的技术和科技能力,苏联人将“暴风雪号”做到无人和有人双重模式的飞行器,在人类航空航天史上,都留下浓墨重彩。
百度简介: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大小与普通大型客机相差无几,外形同美国航天飞机相仿,机翼呈三角形。机长36.37米、高16.35米,翼展23.92米,机身直径5.6米,起飞重量105吨,返回后着陆重量为82吨。它有一个长18.3米、直径 4.7米的大型货舱,能把30吨货物送上近地轨道,将20吨货物运回地面。头部有一容积70立方米的乘员座舱,可乘10人,设计飞行寿命100次。
1988年11月15日,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47分钟后进入距地面 250公里的圆形轨道。它绕地球飞行两圈,在太空遨游三小时后,按预定计划于9时25分安全返航,准确降落在离发射点12公里外的混凝土跑道上,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试验飞行。
科学家们认为,这次完全靠地面控制中心遥控机上电脑系统,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自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动返航并准确降落在狭长跑道上,其难度要比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有人驾驶试飞大得多。首先,暴风雪号的主发动机不是装在航天飞机尾部,而是装在能源号火箭上。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航天飞机的入轨重量,同时可以腾出位置安装小型机动飞行发动机和减速制动伞。其次,暴风雪号着陆时,可用尾部的小型发动机做有动力的机动飞行,安全准确地降落在狭长跑道上,万一着陆姿态不佳,还可以将航天飞机升起来进行第二次着陆,从而提高了可靠性。而美国航天飞机靠无动力滑翔着陆只能一次成功。第三,暴风雪号能像普通飞机那样借助副翼、操纵舵和空气制动器来控制在大气层内滑行,还准备有减速制动伞,在降落滑跑过程中当速度减慢到50公里/小时时自动弹出,使航天飞机在较短距离内停下来。
性能参数编辑
最大质量:105吨
有效载荷:30吨
着陆质量:82-87吨
机组成员:2-10人
飞行时间:7-30日
轨道倾角:50.7-110度
轨道高度:250-1000千米
着陆速度:312-360km/h
长度:36.37米
高度:16.35米
翼展:23.92米
机翼掠角:45度[1]
发射流程编辑
倒计时30分:清理发射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台
倒计时11分:发射系统开始自检
倒计时8秒:主引擎点火
倒计时0秒:助推引擎点火,发射升空
发射后150秒:助推火箭分离
发射后480秒:推进火箭燃尽,落入太平洋
发射后47分:暴风雪号进行42秒变轨机动,抵达高度250千米的轨道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
2025-04-24 10:27
2025-04-23 10:17
2025-04-22 13:08
2025-04-22 13:07
2025-04-21 11:03
2025-04-21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