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阵,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无人机驾驶证”给刷爆了,虽然最终发现只是某网站推出的一个娱乐小功能,但也引起了很多人对无人机的好奇和关注。
航拍、送快递、求婚……近年来无人机被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整个民用无人机产业迎来迅猛发展,2016年更被誉为无人机产业爆发的元年。
有业内人士断言,中国的无人机产业已经处于起飞风口,到2020年产值有望超千亿。但也有人指出,国内无人机产业面临无法突破的硬伤:起步较晚、行业标准欠缺并且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此外,整个无人机行业也面临空域管理、产品安全管理等问题。
无人机究竟有何独到之处?它的市场前景到底怎样?投资者又该如何从中分得一杯羹?“港股挖掘机”今天为诸君一探究竟。
五年内市场规模将超千亿?
有人将无人机誉为“飞天精灵”。其实它是一种由动力驱动、机上无人驾驶、可重复使用的航空器,一般有固定翼、直升机、多旋翼三种机型,分为军用、民用两大类,而民用一般又分为工业级和消费级两类。目前所说的无人机产业主要指民用领域。
从2012年至今,我国无人机产业正在经历井喷式发展,无人机的应用也逐渐扩大,从个人娱乐、自拍等消费领域,发展到影视航拍、农业植保、消防救援、电力巡检、地图测绘、环境监测等工业领域。去年汪峰向章子怡求婚,现场就是用一架无人机空降戒指。
智通财经获悉,深圳口岸是民用无人机出口的主要通道,占全国出口总量的95%以上。去年深圳出口无人机产值达30.9亿元,是2014年的7.2倍。另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1日,我国有近1250人拿到无人机驾照,到2015年底,这一人数激增至2142人。
在市场井喷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公司参与其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400多家公司或单位从事无人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也诞生出大疆科技、零度智控、极飞科技、一电科技等代表性的公司。
与此同时,国内越来越多的资本正涌入无人机领域。据泰伯智库统计,2015年全球范围内民用无人机风险投资融资总额超过40亿元,增速为170%。其中,中国在无人机领域融资总额约20亿元,同比增长400%。
飞速发展的无人机市场究竟价值几何?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未来三到五年时间里,摆在国内无人机厂商面前的是全球消费级市场及国内工业级市场,而且对于国内市场,工业级应用潜力更大。
长江证券分析师万广博认为,工业级无人机有着人力替代的特性,且主要针对枯燥乏味、环境恶劣、危险的任务。随着农业、警用等行业的无人机愈发成熟,对应市场将充分激活,进而带来国内无人机产业的整体爆发,“到2020年,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超过800亿元,加上消费级领域,整个无人机产业规模将超过千亿。”
监管规范加速促产业爆发
国内无人机产业爆发力很强,但依然存在缺少核心技术、行业标准模糊、安全性有待考验等问题。智通财经了解到,在我国无人机市场,多数的无人机公司并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和技术,更多的企业是依靠模仿和抄袭来炒作融资,导致山寨产品层出不穷,这也成为国内企业最为头疼的问题。
此外,中国的无人机行业起步晚、欠缺标准。“无人机行业目前几乎没有标准,所以不同公司的设计和产品形态各异。”缔飞航空集团科研总裁王猛此前向媒体表示,目前当务之急是制定无人机分级分类标准、生产研制标准等,先制定企业标准,再推行业标准,最后再形成国家标准。
无人机的监管问题也曾引起重视,其在飞行过程中损害公共安全、被不良利用侵犯个人隐私安全等问题屡见报端。2013年底,首都机场附近一架由航模改装的无人机进行飞行,严重干扰机场航班秩序。2015年6月,南京两位市民的无人机航拍时受风干扰掉进地铁高架轨道里,造成列车延误两分钟。
除此之外,我国的低空领域没有完全开放,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有限制,而且空管的审批非常严格,这无疑也是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继续扩张的一道障碍。
业内人士指出,现阶段中国无人机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监管方面却有些“跟不上”。只有用法律法规规范好,让它有序发展,才能走得更远。
智通财经梳理发现,我国早在2009年就针对民用无人机出台过相关规定,在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中,更是对无人机产业做出了明确规划。
今年3月初,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正式批准轻小型无人机监管系统“优云(U-Cloud)”实施运行。据了解,无人机接入此监管系统后可以实现飞行计划快速报批功能,解决“黑飞”普遍、空中监管难的问题。
长江证券分析师万广博向智通财经表示,从国内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对无人机产业重视程度高,政策支持明确,“随着监管体系加速建设,中国有能力打造领先的民用无人机政策体系,从而进一步加速国内产业爆发”。
内地和香港上市公司纷纷布局
虽然还面临着不少问题,但无人机产业的飞速发展仍是有目共睹。有业内人士指出,2016年有望成为国内无人机产业的爆发元年。
就A股而言,正在重点布局民用无人机市场的相关公司包括雷柏科技(002577.SZ)、雪莱特(002076.SZ)、威海广泰(002111.SZ)、中电鑫龙(002298.SZ)、炼石有色(000697.SZ)、宗申动力(001696.SZ)、通裕重工(300185.SZ)、山河智能(002097.SZ)、三丰智能(300276.SZ)等10多家上市公司。
长江证券看好整个板块中长期的发展前景。行业层面,看好率先爆发的工业级和消费级市场。公司层面,工业级看好专注垂直领域,机型实用性强并有成熟商业模式的公司,推荐威海广泰;消费级看好产品定位清晰,注重市场营销的公司,推荐雪莱特。同时,建议关注雷柏科技、隆鑫通用(603766.SH)、德奥通航(002260.SZ)、赛为智能(300044.SZ)。
国内无人机市场的兴起,主要得益于硬件产业链的成熟、成本曲线不断下降。在珠三角,无人机产业链配套已经逐渐成熟,产业链上下游公司有望借东风快速发展。推荐无人机操作系统产品供应商中科创达(300496.SZ),镜头供应商联创电子(002036.SZ),图形、数据链、图传芯片供应商景佳微(300474.SZ)以及电池供应商鹏辉能源(300438.SZ)。
港股方面,智通财经梳理发现,腾讯(00700.HK)去年10月就被曝出正在秘密研发无人机产品。今年1月份,雷柏科技公告称与腾讯达成合作,双方就无人机产品合作、品牌合作等事宜达成一致。
港股无人机板块中除腾讯值得关注以外,智通财经还推荐大家关注海天天线(08227.HK)。该公司日前公布称,旗下全资子公司西安海天航空航天科技与独立第三方西安翔宇航空科技订立合作备忘录,内容有关研发、研制及市场开拓无人机产品。
此外,鼎丰集团(06878.HK)此前透露,与独立第三方接洽,商讨有关农业用无人机业务的合作及投资机会。公司打算购买植保无人机出租,预计今年无人机规模达到400台左右,此后每年新增500-600台。
2025-04-28 13:44
2025-04-27 11:13
2025-04-27 11:01
2025-04-24 10:38
2025-04-24 10:30
2025-04-24 10:27
2025-04-23 10:17
2025-04-22 13:08
2025-04-22 13:07
2025-04-21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