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应用领域 > 正文

无人机来“巡诊”油菜菌核病往哪逃?

2016-04-06 07:23 性质:转载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网
免责声明:无人机网(www.youuav.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菌核病是油菜高产的最大敌人“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链条上某个环节的缺失,就可能导致这个产业的消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

菌核病是油菜高产的最大敌人 
  “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链条上某个环节的缺失,就可能导致这个产业的消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刘胜毅说。在无人机推广之前,油菜在全程机械化生产中的植保环节可以说是空白。作为在油菜领域工作近三十年的专家,刘胜毅见证了二十年前黑龙江省油菜产业消失的过程。“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黑龙江省种植了近2000万亩油菜,由于菌核病肆虐而找不到适宜有效的控制办法,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后,在黑龙江就几乎找不到油菜了。”他回忆道。 
  菌核病到底是什么?为何有这么大的破坏力?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程晓晖博士做出了解释,“菌核病菌主要以类似老鼠屎状态的营养体混在土壤中或附着在采种株上、混杂在种子间越冬或越夏。待其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子囊里弹出,借气流传播,侵染衰老的叶片和花瓣,长出菌丝体,致寄主组织如油菜的花瓣、叶片、茎秆等腐烂变色。病菌从叶片扩展到叶柄,再侵入茎秆。在发病的后期就会造成茎秆白枯,植株死掉。而在油菜茎秆里形成的菌核营养体,便会随着茎秆的破裂落到土壤中越冬或越夏。菌核病能在土壤里存活到三年以上。”据悉,在我国南方冬播油菜区菌核病常在翌年3—4月间萌发,北方春播油菜区则在6—7月间萌发,这主要是由于在两个时间段内,南北方气温回升,土壤湿润,给菌核病的爆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油菜属高秆作物,这也给菌核病的防治带来了困难。“菌核病大面积爆发于油菜初花到盛花期间,油菜基本上已经长到一米五以上,而且这个阶段的油菜已经封垄,人工和机械都没办法进田喷药。”刘胜毅解释道。另外,菌核病不仅会造成油菜的减产甚至是绝产,还会给油菜机械化收获带来影响,“感染菌核病的油菜由于其茎秆枯萎造成倒伏,这对油菜后期的机械化收割十分不利。”程晓晖说。目前,菌核病已成为制约油菜高产的最大障碍。 
  众所周知,长江中下游流域是我国的油菜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但是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油菜田间管理困难以及效益低下等原因,油菜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仅湖北省油菜种植面积就从最高峰时期的1800万亩减少到现在的1200万亩。为了保证我国油料生产安全,不让其他油菜种植大省重蹈黑龙江的覆辙,为油菜植保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新出路迫在眉睫。 
  无人机来袭飞防技术疗效好 
  油菜飞防技术是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重点研发和推广的技术,也是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链条中的重要环节。 
  在油菜菌核病飞防技术现场会上,数架来自国内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无人机在油菜试验田上进行植保作业。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无人机如一只只大蜻蜓一般,灵活地飞行在油菜田的上方。据了解,在进行植保作业前,研究人员已经将测试试纸分别贴在油菜植株的茎秆、叶面和花序上。据程晓晖介绍,该试纸在没有遇到任何水或者药剂之前是黄色的,遇到水之后变成黑色,遇到防治菌核病的药剂之后变成绿色,在植株上贴试纸的目的就是要检验无人机喷药的效果。“我们会在每株油菜上大约贴20—30条试纸,这样更有利于检验出无人机喷洒药剂是否均匀。经检验,无人机作业后,植株在距离地面15公分的试纸上仍旧有药液反应,由此可见,植保效果非常好。另外,飞机螺旋桨产生的气旋可将油菜花吹开,一方面能促进药液到达根部,另一方面还能限制药滴的飘移,这是目前人工和其他喷洒设备无法做到的。”程晓晖说。同时,他算了一笔账,“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农药成本约5—10元/亩,无人机作业成本5—10元/亩,合计10—20元/亩,作业成本较低。通常情况下,每天每台无人机可作业500—1000亩,是传统人工喷洒速度的25—50倍。”另外,他还告诉记者,在防治得当的情况下,在中等到重病年份,其防治率可达80%以上,确保油菜增产15%—50%。“甘肃的油菜病虫害在春旱时期比较严重,在甘肃山丹军马场常年种植33万亩油菜,然而在植保这个环节始终是空白。后来联系了西安一家航空公司想采用飞机喷药,最终由于费用过高,没有采用。”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甘肃张掖综合试验站助理研究员李继强如是说,“如果有了无人机就方便多了。” 
  为有效解决我国油菜菌核病喷药防治困难而导致的机械化水平低、防治实施面积小、产量损失严重等问题,“十二五”以来,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并集成了以飞机喷药防治菌核病为主的油菜“一促四防”技术,并由综合试验站面向全国各生产区进行示范和推广。据程晓晖介绍,油菜“一促四防”主要指:促进油菜生长发育、防病虫害、防花而不实、防早衰、防高温逼熟。经过多年试验,结合测产结果,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一促四防”可直接挽回油菜产量损失10%以上,亩均减少成本10—30元,使亩综合效益增加80—100元。 
  无人机技术不断提高得到用户认可 
  近几年,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无人机在农业上的应用也渐渐普及,各制造厂家也根据农民的切身需要不断提高无人机的性能,使之更加适用于农业生产。 
  在现场会上,首先进行飞防作业演示的是来自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研制的TTA天途M8A植保无人机。该机器采用旋翼8点定位,起飞稳定,油菜花上方犹如一只灵活的蜘蛛。据该公司经理高云霞介绍,该机器采用漏斗式加药装置,可减少药业残留,并能够搭载10公斤农药,完成一次喷药耗时8分钟。该机器最大的特点是断点记忆功能,即在更换电池之后重新投入工作时,能找到之前停止工作的地方继续工作。另外,该无人机为模块化设计形式,拆卸方便,哪里坏了换哪里。此次现场会上,国内生产的首款基于北斗差分系统的单旋翼电动农用无人机也亮相,该无人机支持中国北斗、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三大卫星定位系统,净载药量可达到20升,续航能力强。除了上述两款无人机以外,现场还有来自洛克希德(武汉)、深圳高科新农等若干家无人机企业带来的产品,据深圳高科新农技术有限公司经理柴传贤介绍,喷雾均匀性是无人机作业好坏的评价标准,飞机受旋翼气流、风速风向等影响,每平方厘米大于10个药滴才能保证作业质量。经过试纸测试,这些无人机均达到了作业标准。 
  “无人机做植保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以前人工喷药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还对人体有很大伤害。”甘肃张掖市甘州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东明应邀来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该合作社以农机服务为主,每年作业面积可达1400多亩。在合作社农机服务项目中,植保还属于薄弱环节,在参加了此次论坛之后,张东明当即决定买两台无人机,“这对于我们合作社来说就算是如虎添翼了。” 
  “下一步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根据无人机的性能筛选出最佳剂型,优化施药方法,同时探索在减少农药用量的情况下实现病害的有效防治。”程晓晖说。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