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的春节档电影《美人鱼》自上映以来不断的刷新着票房纪录,截止2月18日上映11天突破了23亿大关,而且目前仍旧一路飙升,而市场对于本部电影褒贬不一,更多的声音认为这不过是一个童话故事,充满了幻想元素。但实质上电影中的情节正是现实的映射。
《美人鱼》这个故事当童话或科幻来看的;深圳人则发现电影中大部分场景是取自深圳:海景取自大鹏半岛、办公室是某楼盘、吃鸡在东湖公园、堵车在科园路……
更确切的说美人鱼可以作为一部纪实片,电影中的故事都真实地在深圳地产界发生过。
填海是真实的;拼命抵制填海是真实的;成功后做环保的地产大佬是真实的;地产富豪爱吃大排档是真实的;灰姑娘和富豪在一起的故事是真实的;飞行背包是真实的;而电影中最大的主题人鱼,也很可能是真实的……
首先来看填海:
深圳建市以来至2013年通过填海变成陆地的海域至少为69平方公里,超过6个蛇口半岛面积。而《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中规定,目前深圳市已划定围海造地功能区15个。
也就是说,到2020年,深圳又将增加几十平方公里的填海面积。总填海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以上。
1990年的后海/图 来源网络
这是1990年的后海,注意,白线内蓝色的区域还是海!
2009年的后海/图 来源网络
这是2009年的后海!
如果你生活在深圳,一些你很熟悉的繁华之地,都曾经是大海:
今天的后海中心区,包括海岸城周边、后海总部基地、华润深圳湾体育中心及深圳湾口岸,也几乎完全来自填海造陆。
而1990年的前海,是没有大铲半岛,没有宝安区政府以南的陆地,没有沿江高速,更没有现在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月亮湾大道和深圳西站也还没“浮出水面”。
前海合作区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其中,填海区域由双界河、月亮湾大道、铲湾路和外海堤围合而成,总面积约7.7平方公里。
填海造成的物种灭绝也是真实的,抵制也是真实的。
鲨鱼/图 来源网络
《美人鱼》中,填海威胁到了人鱼们的生存,因此他们拼死反抗。而现实中,填海也威胁到了深圳沿海众多物种的生存,让物种种类减少了一半以上,深圳市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也是群起反抗。
几万年自然形成的海岸线,当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深圳的填海,已经损害了80%的海岸线,自然开始报复。下面几个方面的情况开始显现:
填海区域海洋失去了自净功能,深圳更失去了干净的沙滩和海。
红树林大量被毁,残存的红树林物种减少。
红树林作为城市之肺,既能为深圳制造氧气,也能洁净水体,还是多达189种候鸟的栖息地,深圳“市鸟”黑脸琵鹭每年回来就栖息在红树林。过去35年中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已经令深圳损失了80%的天然海岸线,与75%的红树林。
目前,深圳残存的红树林,主要就是福田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而保护区内生物种类近些年珍稀涉危种类减少了54.8%。
而因为填海、排污等原因造成的海洋污染,深圳的赤潮发生频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赤潮会掠夺海里的含氧。每次发生赤潮,最终不管是养殖的鱼类还是天然鱼类都会大量死亡。
所有好的海产品,都相对娇贵,而贝类等便宜的海产品,却影响不大。
目前深圳近海,珍稀的鱼类几乎消失了。
相应的填海斗争却从未停止,1995年,深圳市政府决定让规划中的滨海大道北移200米,避开红树林保护核心区,为此多花了一亿元。
目前,深圳残存的未经填海的天然海岸线,几乎全部集中在东部大鹏半岛一带,围绕着这个半岛上的各个海湾,种种填海与反填海的斗争从未停止。在这里发生的每一件小事都会引起全市人民的关注。
比如,东部海边风光秀丽的坝光村,先是准备建设化工园、后来又准备建设燃煤电厂。市民反对,深圳的彭伊娜、张学虎、金心异等政协委员振臂一呼,引来媒体及人大代表多方关注,最终使得两个计划都被取消,转而提出构建山海特色的绿色生态湾区和生命科学小城,强调生态保护。
2014年,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海洋局)转发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公告透露:大鹏湾填海工程拟造地约39.7公顷。公告显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拟填海建造LNG应急调峰站。市民反对后,中石油深圳项目部与10余名深圳市人大代表进行对话座谈。最终形成的填海方案改变,填海面积减少22%,共减少8.7707公顷。同时承诺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海底生物的影响。
而市民反对意见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这些会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影响鱼类、珊瑚等的生存。
事业有成之后的地产商转型环保也是真实的
王石/图 来源网络
《美人鱼》中,刘轩最终放弃自己的地产事业,转型做环保。深圳也不乏类似的例子,比较典型的就是王石。
2016年1月23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深圳向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授予“自然保护领导者卓越贡献奖”。表彰他在引领中国企业界开展环保转型,尤其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做出的努力。
作为万科的创立者和董事会主席,王石推动万科开展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项目,万科在绿色建筑、绿色供应链、节能节水等方面制定了清晰的目标与日程,于2014年底加入WWF“碳减排先锋”项目,承诺到2018年,累计开发采用产业化技术的住宅面积4900万平米,累计减排14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在2015年底的巴黎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万科与WWF等机构和企业共同发起《森林宣言》,承诺到2030年将全面避免或剔除导致“毁林”等生态环境破环的木材。同时,王石积极推动企业界参与中国的环保事业,参与创建了阿拉善SEE基金会、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等机构;推动亚洲赛艇联合会发起“干净淡水”流域治理项目,并支持雪豹等濒危物种保护工作。
看一下专做环保的阿拉善SEE基金会历届理事会名单,你就会发现众多地产大佬的身影,任志强、冯仑、陈劲松、钱晓华、朱仝等都是其中成员。
王石曾很诚恳地说“我的动机并不那么崇高,并不那么伟大……作为一个企业家,要考虑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至少未来是不是环保,是不是绿色,我想这个是确定的。这不是企业来确定的,因为我们这个地球支撑不了我们现在这样的一个消费方式。企业一定会首当其冲,所以你必须来为未来的绿色建筑做准备。万科为什么做绿色建筑就这么简单,就是你要为未来不被淘汰做准备。”
《美人鱼》中,刘轩和美人鱼珊珊在深圳东湖公园的一家大排档吃鸡,两个人都吃得很高兴,最终唱歌唱到高潮。
人喜欢吃什么东西,其实在少年时就定型了,后期不会改变。小时候家里穷,就不会特别喜欢吃太复杂精细的东西。
深圳的富豪,当年睡过桥洞和公园的都很多,出身贫苦的更不少,他们不像别的地方那样讲什么面子和派头,只要好吃就足够了。
开着价值数百万的名车,在街头吃一两百一桌的大排档,或者到门脸只有一米宽的小店花十几块吃米粉。
飞行包也是真实的就在科园路可以买到。
《美人鱼》中,刘轩堵车在科园路,随后在当地借到了飞行背包,最终在最后一刻出现在海边,救了珊珊。科园路的路牌还在电影里出现两次。
科园路位于深圳科技园,这里高科技企业云集,出现一些奇形怪状的出行工具毫不奇怪。脚踩一个或两个轮子上班的人非常的多。
说到飞行,这片区域有两个企业你肯定知道,一个是制造无人机的大疆公司,另一个就是制造了飞行背包的光启公司。
2015年12月6日,一片惊呼声中,深圳欢乐海岸水秀剧场上空,网上流传许久的马丁飞行包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它在湖面上空时高时低,灵活腾挪,最后稳稳落在对岸标记位置,实现了在中国的首次载人飞行。
马丁飞行包,如今的正式官方名称为光启马丁飞行喷射包,目前京东商城已正式上线开售,售价人民币160万元。其控股方光启科学宣布,已同运营商伙伴签订了100台飞行包的合作协议,而迪拜警方已经购买了20台,每台价值35万美元。
所以,只要肯出钱,在深圳科技园找到一台飞行背包并不难。
人鱼也可能是真实的。
有一种说法是,人们看到的人鱼实际上就是海豚或者海牛;还有说法是,人鱼真的存在,只不过比较早的时候已经灭绝。
深圳、香港海域是有海豚出没的,星爷当年拍《龙的传人》,是在香港大澳,那边码头旁边就有白海豚出没。明源君在那里出海的时候,亲眼见过。
海豚是很聪明的动物,可以和人互动……下面是实拍的大澳白海豚……
至于有没有人鱼,在上述所有事情都是真实的情况下,已经不敢断言了……
电影中真实的星爷。
周星驰/图 来源网络
事实上《美人鱼》从头到尾都在叙述星爷真实的个人经历,每个角色都是现实生活的映射。
白手起家的邓超演的是他本人,星爷在圈内口碑一向是爱钱胜过爱电影,工作敬业赚钱没够,见利忘义没有朋友,因此在影片里处处都透着他的自嘲。
挥金300亿跟他玩地产的张雨绮,演的是现实生活里默默支持星辉公司的富家女于文凤,十三年帮他炒房投资做企业,最后却因为得不到星妈认可始终没有名份而分道扬镳。
美人鱼林允演的可能是朱茵,星爷最爱的也是伤害最深的女人。
单亲家庭穷苦出身的他一心为事业,在自身都找不到安全感的阶段更无法给予女人安稳的生活。也因此,成熟独立出身名门的莫文蔚成为他在那个阶段的事业和情感依靠,但星爷在爱情中的不安全感以及两人价值观的差异还是导致了分手。
2010年,星爷与和他一起玩地产玩投资的富豪女朋友于文凤分手,就像电影里邓超对张雨绮的不屑,但他的圈中好友都认为是星爷利用红颜知己赚够钱了就放手。2011年莫文蔚结婚,2012年朱茵结婚,也是星爷开始写《美人鱼》剧本的时候,从写到拍摄完成,他花了三年时间总结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这个年纪的人生感悟。
54岁的星爷拍《美人鱼》,就像58岁的冯导拍《老炮》,都带着一点回忆录的色彩。他们要表达的是自己对人生的总结和理解,他只拍给懂他的那拨儿人看,或者只是想拍给自己看。
所以美人鱼这个剧本,写的是星爷在离开年轻时的真挚爱情后,那十年的经历,以及他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才发现最重要的,最想表达的情感,最刻骨铭心的记忆。不择手段的赚钱、利用红颜知己的资助发展事业,和各种女人暧昧不断、对父亲和童年时光的思念、浮夸的生活和孤独的内心、渴望超凡脱俗的爱情、人性中的善良、为爱放弃金钱地位的愿望…这是邓超在电影里诠释的星爷内心,可惜现实里的他始终在感叹时间不够,一切都来不及了,因为爱他的人一个个都走远了。该珍惜的时候没能珍惜,50岁过后才明白世间谁是最好,又只能平添悔恨。
至于电影好坏,都过了那个年纪,他没有必要也没那个心态再去坚持周星驰式的搞笑套路,为了观众和票房,他把剧本给卢正雨改编,刻意制造出一些周式喜剧风格迎合大众。作为导演,他在乎的已经不是搞笑的细节,不是自己在监视器前如何被逗乐,而是要静静享受那些情节里的自我感动。
星爷老了,星迷也老了。他无力搞笑,只剩下对人生的思考和回望,然后用童话故事般的方式表现出来,回归本真。世间始终你好。
2025-05-09 14:44
2025-05-09 14:36
2025-05-08 14:28
2025-05-08 14:27
2025-05-07 11:48
2025-05-07 11:47
2025-05-06 11:26
2025-05-06 11:05
2025-05-06 10:57
2025-04-30 11:19